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5年,被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就多达43起;而据记者粗略统计,仅今年上半年由媒体公开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已达20余起。那么如何走出校园暴力屡禁不止的困局?
诚然,由于中小学生的家庭状况不同,每个孩子都有其有别于他人的身心成长环境,加之先天性格的差异,同龄孩子相聚发生磕磕碰碰的情况不足为奇,甚至也不乏有意而为的“开玩笑”或“恶作剧”。但这种打闹逗玩却不能没有底线和丧失原则,至少也要保证不能伤害到他人肢体或过度刺激心理。须知每个孩子都有其受他人尊重和受法律保护的人格尊严。评判倚强凌弱的校园霸凌行为,不能只作不辨是非、不论曲直和不讲缘由地“各打五十大板”。将给受害者造成失眠、恐惧、抑郁等精神伤害的“扣厕所垃圾筐”行为,轻描淡写地视为“过分的玩笑”,显然是模糊是非边界、罔顾伤者痛苦和缺乏同情之心的不负责言论,亦或是一种推卸责任和一味“和事”的认知误区。
河南读者 张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