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江苏高考题“拒绝平庸”,引来了旁观者的一些非议。这些反对声,让我感到一种悲哀。所谓平庸,通常情况下,其含义略带有贬意,一般是指消极颓废、没有追求,无所事事、碌碌无为,随波逐流、自暴自弃,生活得没有个性、没有张力、没有特色。而有一些自以为是者,却强冠之为“中性词”,是否有点自欺欺人?
在此逻辑下,非议“拒绝平庸”命题的人忘记了一个事实:该命题作文的答题者,不是经历了过多人生坎坷的中老年人,不是津津乐道的“非议者”,而是对生活充满着种种憧憬和梦想的刚满18岁的青年学生。即使平庸是“中性词”,对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学生而言,“平庸”也是不需要的。
青春是充满梦想的年龄,是充满激情的年华,不是那种甘于寂寞的年龄段。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这个年龄段走过的。我们不妨回想一下自己的青春岁月,活力四射的人,是否对人生充满激情,是否对生活充满种种梦想,是否有过一些“愤青”之举?认真思考了这些问题,我想,你该不会“卫道士”一样地非议“拒绝平庸”这样的命题了。
诚然,“我们生活的全部乐趣都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但我们的全部痛苦也同样来自于此。”残酷的社会法则,会让不少青春的梦破碎,但这也是一种财富,曾经拼搏过,曾经拥有过,怎么不是一种幸福呢。拒绝平庸,就是大胆去试一试梦想,就是去搏一搏。如果一个国家的年轻人连“试一试,搏一搏”的勇气都没有,都是平庸地生活着,那么,这样的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呢?
徐圣居 (江苏省金坛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