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21版:大参考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官场怎么就成了高危行业
· 领导干部风险最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5 月 1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领导干部风险最高
  近年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典型人群因不断出事而见诸报端。一类是煤矿工人、矿井工人;另一类为落马贪官、问题官员。这两类不同的群体原本没有多少可比性,但人们却冠之以一个同样的词汇——“高危”。

  当官也高危,是不是个伪命题?据调查显示,44%的受调查者认同“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那么,官员的高风险具有哪些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突出特征?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何在?应如何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使政府部门的要害岗位,不再 “高危”?

  调查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调查6810人的结果显示,44%的受调查者认同“做官风险高”,并认为官场十大高风险岗位分别为国土局长、交通厅长、县委书记、公安局长、组织部长、建委主任、安监局长、市委书记、国企老总、房管局长。而“岗位的实权较大”“岗位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是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做官风险高”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说,人们认为上述岗位的风险性最高,主要基于三个判断依据:一是从“出事”的可能性看,这些都是“很有油水”的岗位;二是从实际情况看,已被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查处、并被媒体广泛曝光的贪腐案件中,这些岗位出现的几率都很高;三是从自身和周围人群的感受来看,人们对侵犯自身利益的腐败活动最深恶痛绝。如此一来,国土局长、建委主任、房管局长、安监局长等“涉地”“涉房”“涉矿”的领导岗位,竟在前10名中占了近一半,就不奇怪了。

  为什么这些领导岗位会成为高风险岗位?这些领导岗位都属于公共资源密集的行业或部门,项目密集、资金密集、权力密集。有的握有巨额的财政、信贷资金,有的可以决定重大投资项目和工程花落谁家,有的掌握着高回报行业的准入权。因此,包括私人老板在内的一些市场主体,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资源优势,便把收买公共权力,作为最主要的经营手段之一。在猛烈的糖弹攻击下,意志不坚定者很容易被拉下水。

  对一些“出事”的领导干部的调查表明,在权力高度集中、缺乏制约监督上,都惊人地相似。例如作为行政部门领导的交通厅长,经常同时兼任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的总指挥,或高速公路建设总公司的董事长,作为后两个机构的“法人”,决策可以避开交通厅党组的监督;而后两个临时机构的班子成员,更没有能力制约唯一的政府代表。

  因此,诱惑巨大、权力集中、制约监督乏力、制度执行不到位,是导致这些领导岗位成为“高风险岗位”的三个最重要因素。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