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中国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秦朝大兵流行染发?
· 世博园内用餐 人均花费降至38元
· 瞒报矿难掀翻大同原副市长
· 征地意见书
竟是娃娃们签的字
· 免费“大锅饭”
将重现云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5 月 1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秦朝大兵流行染发?
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发现不同发色陶俑
  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至目前文物层堆积全部清理结束。出土了114件兵俑,其中有大量彩绘陶俑,惊奇的是彩绘因个体不同而不同,甚至连头发都染成不同颜色。

  级别最高俑着鱼鳞甲

  2009年6月13日,秦俑一号坑开始了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为200平方米。至目前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共出土114件陶俑,兵俑神态逼真,容貌各具特色,且其服饰、发饰、武器装备等各有不同,但因一号坑陶俑高度较高,在1.8米到2.0米,不容易保存,所以均已经破碎。出土的俑包括铠甲步兵俑6排共28件,2组共6件车兵军吏俑。至于陶俑身高为何在1.8米到2.0米,到底是比照秦人的真实身高制作还是进行了“拔高”,目前仍然是个谜。

  据秦兵马俑考古队许卫红介绍,秦兵马俑从职务上可分为高级军吏俑、中级和下级军吏俑以及一般武士俑,因此其穿戴和兵器配备也会随之不同。高级军吏俑多外披彩色鱼鳞甲,双肩及前后胸甲上缀有彩色缨饰,双手交垂于腹前做拄剑状。此次发掘发现在第一组车后有1件穿着鱼鳞甲的军吏俑,应该为所发现俑中级别最高的。另外还有20排步兵俑,共80件。

  兵俑头发也染色

  一号坑是兵马俑中破坏较严重的一个俑坑,然而发掘结果却令人惊喜,陶俑彩绘虽然保存面积较小,但个体数量较多,甚至连头发也染色。步兵俑按其头饰的差异可分为圆髻铠甲俑、扁髻铠甲俑和介帻铠甲俑三类,此次发掘的不仅步兵俑最多,且均为扁髻步兵俑,也就是将头发全部编成六股宽辫,反折后用发卡固定于脑后,这种发饰应该与头上方便戴盔有关系。虽然头上将要戴盔,然而很多俑头发都明显被染成了黑色或是褐色,足可见秦俑做工之精细。

  因“人”施彩肤色都不同

  陶俑个体因“人”施彩,肤色或粉白或粉红,服饰用色也不同,袖肘部多红、紫等浓烈色调。

  发掘中发现1例分段绘彩衣袖陶片,此衣袖短、窄,但颜色却十分亮丽。在此次发掘中发现铠甲上连直径不足一厘米的甲钉用彩也包括了天蓝、枣红、淡紫等多种,有的先用褐色漆底,再涂红,然后再涂白,同一个体陶俑甲衣上相邻甲丁用色有白有雪青,充分体现了秦人服饰、秦军铠甲编缀方式的多样性。

  除俑上有彩绘,柲、弩、鼓等各种器物上的彩绘也均有保留。尤其是有2件漆柲,图案完整,色彩艳丽。

  战鼓竟然没有鼓槌

  在此次发掘中,在G9中共发现两车紧紧相连,而在2辆战车的右侧,均有一面战鼓。而令人惊奇的是,发现了战鼓,竟然没有鼓槌。

  在秦俑坑出土的战鼓中,鼓槌数量明显少于战鼓数量,缘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目前还是谜。

  “宝箱”精美空空无物

  考古专家在清理战车时,竟然在战车上发现了3处箱子形状的遗迹,而箱形器上的材料却十分少见。这些箱形器虽都经火烧,但形制清晰,仍能辨清该器物应为皮质,在器盖上还残存纤细如发丝般的红、蓝、白色云状纹饰。

  据专家介绍,这些箱形器均是在战车上的,有人认为可能是战车上铺设的用品,也有人认为可能是随车携带的皮箱,然而箱内却空无一物,制作如此精美的皮箱到底作何之用,目前还是谜。

  兵马俑确被人为烧过

  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中,发现在甬道和过洞通风处的兵俑明显被烧过,而且温度较高,一些陶片严重损毁。考古工作人员通过这次发掘证实,秦兵马俑确实被人为烧过。

  长期以来,对于秦兵马俑被烧有两种观点,一个是自燃,就是俑坑里面有木头等有机物质,时间一长产生沼气,然后自燃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人为破坏的。有的认为是项羽进入关中后烧的;也有人认为是牧童点火烧了陪葬坑;还有人认为是丧葬礼仪,秦人自己烧的。

  到底是自燃还是人为烧毁,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给出了结论。据介绍,俑坑中发现俑坑建筑顶部棚木、枋木及覆盖于棚木之上的席子有经炭化或腐朽的痕迹。烧毁的陶俑主要分布在甬道等通风处,此地段的俑损毁比别的地方严重,可见是人为烧毁的,不可能是自燃的。

  综合《西安晚报》《华商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