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社评互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就怕堵城困局衍生出这样的怪胎
· 官员惧网才让民众“信网不信访”
· 就怕堵城困局衍生出这样的怪胎
· 官员惧网才让民众“信网不信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5 月 1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就怕堵城困局衍生出这样的怪胎
  前几日,与朋友开车去京郊办事。下午回城时,尽管力争错时避开高峰,四点就上路了。结果,怕鬼偏遇鬼,还是给堵在路上。朋友说,浩浩荡荡的车辆趴在东三环上,真像个大停车场。

  对北京居民来说,这一幕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因此,看到南京近来也是大堵城,作为曾在这个城市读大学、就业过几年的我来说,能体会到南京人的无奈。昨日看到南京政府发布关于年次票制和宁溧路堵车、长江隧道何时通车的一系列政策信息,感觉是南京媒体和百姓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让一向在城市交通决策上不愿公开透明的政府部门有了压力。同时,我也认为这是政府在某项政策出台前放的气球。此前北京有过。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不久前发表题为《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难点与对策建议》的文章,提出“北京可以借鉴伦敦的做法,研究实施交通拥堵费”的建议,引来极大的关注与质疑。因为“伦敦经验”被证实是失败的。但是,仇保兴“住建部副部长”的身份决定了这一“建议”不大可能被等闲视之。之前广州关于“是否收取交通拥堵费”、南京关于“是否实行年次票制”的争议也都是它的翻版,这是在放民意试探的气球,相信这些被交通拥堵所困的城市会随之互动起来。据报道,北京市相关部门已经通报,将京城拥堵级别从目前的3级细分为5级,其中5级表示最拥堵,标准时速小于(或等于)20公里。

  按照惯例,突出问题的难度,往往伴随而来的是政策的力度。目前很难说“拥堵分级细分”与“收取交通拥堵费的建议”有多大关联性,但至少给人们联想的空间。

  其实,收取交通拥堵费或是实现年次票制来给交通拥堵埋单,一直是某些政府部门图谋的不二法宝。对于有车族来说,油价涨了,停车费涨了,再收这点费用又能怎样,谁还能真为了这点钱就不开车了?对于富人来说,更是九牛一毛,影响不大。因此,最大的担忧是费收了,堵依然。交通拥堵其实是给了交通部门再宰有车族一刀,然后就有钱去搞交通政绩工程一个合法的理由。

  这就是政策背后的懒政思维,动辄祭出经济杠杆,却不从问题的症结上去下药。

  房价将民众日益推向城外郊区,为了解决交通出行问题,城里人不得不买车。因此,即便你收拥堵费也好还是搞年次票制也好,除了在纳税人车轮子上再绑一些负重外,堵城问题不会缓解。可你政府,却因堵得利了。

  但愿北京南京的堵城困局不会衍生出这样的怪胎来。

  一位在南京生活过的北京人 高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