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9版:观察/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林喆:别单看票选干部结果
· 31位省级组织部长
大多“外来”
· 但愿“黄金名片”是一次腐败PS
· 谁拉断了文强
权力上的那根缰绳
· 帮开瓶费“复辟”的消协屁股坐歪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4 月 2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谁拉断了文强权力上的那根缰绳
  文强被一审判处死刑,让沸沸扬扬长达8个月之久的涉黑大案有了个眉目。该案能够得此结局,充分展示了执政者与腐败“水火不容”的坚强决心。至于终审是立即执行还是缓期执行,已不再是问题的关键。

  这是一个鲜活生命的悲哀。

  阅读文强的简历,他也曾是个热血男儿,有理想,有抱负,绝对的根红苗正。从警界功勋沦为黑大佬,背后的缘故,惟有权力才是真正的推手;而权力缺失监管,成为他脚下抽走的踏板。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文强在职16年,仅重庆升任直辖市以来,针对文强的举报至中纪委、公安部、市纪委的就达1000多件,其中举报信400余封,网络、电话举报600余次。”看来群众眼睛是雪亮的,看来到了上面“被放一放”了。这几乎是场子上的一个习惯。没料到,这“放”的结果居然是:“……文强伙同政法系统内亲信及黑恶团伙,长期以来导致重庆治安严重混乱,造成政法系统窝案、串案。警方分管刑侦、治安、经侦、禁毒等警种的10名负责人,成为以文强为首的黑恶团伙保护伞,近400名干警涉嫌违法违纪。(专案组通报)”

  擢发难数,非处极刑不足以蔽其辜。留给文强和他的伙计们的只能是无尽的悔恨和恸哭。迟到的正义虽然最终给了受害者一个圆满的交代,但令人心酸的是,正义努力的终极结果,无非揭开了一道黑幕,这在管理学上是个典型的“事后控制”,其损失早已无节制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而审判的过程不外向人们重新展示了一下伤口。

  行文到此,善于忍耐的人们不禁要问,如果第一封举报信或第一个举报电话就能发生法定效力,文局长何至于“导致混乱”“造成窝串案”“成为保护伞”呢?好像都在“防患于未然”、“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中”,很遗憾,人们看到的却是:说归说,做归做。监管的慵懒、滞后甚至失效,给权力的滥用制造了一个灰色空间,而且这个灰色空间随权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说,文强既是品质变恶的堕落者,也是监管失效的受害者。

  这一点,在归拢的腐败队伍里几乎没有例外。从中所显现出来的问题,监管者的责任不应该只简单地检讨几句而予以豁免。伟大的改革设计师——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在一个监管制度经常失效的环境里,权力不想滥用都不可能。因此,权力的运作,不能仅仅依靠执掌者个人的品行和自律,而失效的监管,无异于放纵,也许连一纸“乡规民约”都不如。

  美国卸任总统小布什曾在一次演讲中口吃着说:……人类至目前所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权力被关进了笼子。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部分。为保障权力只做善事,不做坏事,权力不仅仅被关进笼子里,还得套上一根被称之为“缰绳”的绳子,并把它无保留地交给公民。这根“绳子”就是公民的监督。

  一双眼睛看天下天下黑,万双眼睛看天下天下明。问题审出一堆,但有一点却是昭然若揭:如若权力还能够在这个灰色空间里继续走来走去,就一定会“孕育出”第二甚至N个“文老大”。

  薛东林(南京 警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