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南京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85岁还闹离婚,憋屈的
· 给孙子辩护,爷爷从头哭到尾
· 汊河里,两米多长“水怪”游啊游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4 月 2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汊河里,两米多长“水怪”游啊游
仔细一看原来是堆漂浮物,看热闹的人大失所望
  前天傍晚,南京通往安徽来安方向的汊河水闸前站满了人。众人指着河水中不断游动的庞然大物发出惊呼,“这么个大家伙,在水里游来游去到底是什么啊?”“不会是水怪吧?”这个两米多长的“水怪”,有人猜测是鳄鱼,有人疑心是中华鲟,还有人觉得像是大青鱼,就连老渔民也不敢靠近,担心船被拱翻。

  从长江里游来“水怪”?

  前天傍晚6点,天色已暗。安徽来安通往南京长江段的汊河里,已经黑黝黝的了。这段河面位于南京与来安交界的地方,通往长江,河面最宽处近一百米,水深从两米到十二三米不等。“咦?河面上什么东西在游啊?”一名路人经过汊河水闸前,发现湍急的河水中,一个超过两米长的物体在游动。惊呼声引来了其他行人,看到河中间出现这样一个大家伙,所有人都感到惊奇。可河中间这个大家伙到底是什么,谁也不敢说。这个庞然大物不仅长度惊人,从露出水面的宽度看,也相当壮硕,称为“水怪”绝不过分。它的“头部”可能是被上游冲下来的水草和渔网之类的东西缠住,不能动弹,“尾部”则不断挣扎游动,似乎是想挣脱束缚。

  这个“水怪”在河中心,似乎是逆流而上。有人觉得这样的习性更接近于鱼类,应该是一条大青鱼,也可能是一条“混子”,估计体重要超过100公斤。“这么大的鱼可从来没出现在汊河里啊!这么大的鱼不是要成精了?”在附近生活了60多年的张奶奶说,这里虽然一直有人打渔,可重量如此惊人的鱼可不应该出现在这里,至少她从没有看见过。

  中华鲟?扬子鳄?

  晚上9点多,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住在一两公里外的人听说有“水怪”,也骑着摩托、开着汽车赶过来。水闸的桥面上一百多米的栏杆边上都站满了人,围观者足有一两百。此时,夜色更浓,为了能看清河水中的情况,有人特意找来了手电筒,甚至两个小伙子带着一台小型柴油发电机,接上了工地上常用的那种高亮度探照灯。在灯光下,“水怪”的面目更加清楚:尾脊形状确实与青鱼背鳍不同,反而更接近某些水生动物的骨鳞或甲片。“会不会是扬子鳄?”“不对,我觉得像中华鲟!”围观者的猜测越发离奇,有人觉得可能是某种珍稀的大型鱼类或者爬行动物,也有人觉得困在这里这么长时间,未必是动物,说不定是一些普通的漂浮物。

  记者找到当地的老渔民,请求渔民驾船靠近,一看究竟。可是老渔民直摇头,“不行不行,这太危险了!”渔民表示,要是鳄鱼之类的东西,很可能要伤人,即便不是鳄鱼,仅仅是一条大青鱼,这样的体型也足以把渔船拱翻,在夜黑风高的情况下,坠河会有生命危险。

  谜底揭晓:一堆漂浮物

  直到当晚10点,河中的“水怪”还困在原地,围观的人迟迟不愿离去。有性急的小伙子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找来钩鱼的“刷钩”,试图把鱼身上的水草扯掉。可钩子甩上去后,才拨开一点点,就发现不对,摇曳游动的“鱼尾”,轻松就能拉开,似乎是一些纠缠起来的黑色塑料布。他把水草钩开,发现下面不是鱼头,而是轮胎、木料等缠在一起的杂物。这一下,不少围观者大失所望,“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啊,白激动半天!就是些漂浮物啊!”之前猜测是漂浮物的人则很得意,“我就说吧,根本不是什么大鱼,鱼怎么能困在这里这么久呢?”短短十几分钟内,一百多名围观者散得干干净净,汊河水闸的桥上又恢复了宁静。

  (钱先生线索费60元)

  快报记者 是钟寅

  实习生 陆天翔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