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3日为止,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遇难人数已经上升到36人,仍然有两名工人被“困”井下。而在南京下关一处工地,4月5日不慎坠入30多米深的钻井中的电焊工小孙,仍然没有被救出来。时间已过9天。
对电焊工小孙的拯救,有人视为“王家岭式救援”。不惜代价的救援行动是如此相似,不抛弃、不放弃的救援精神是如此令人动容。
从只关注群体命运,到注视个体命运,尊重个体生命利益,这个过程,我们走了很久。那种要求个体生命利益绝对地服从于集体利益的时代,好歹也已经在我们的身后。问题是,当具体事件一股脑地到聚集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的目光出现了“选择”,这种“选择”印证了我们在改变成见和积习问题上的艰难和反复性。“深井救援”事件在这个城市的“波澜不惊”,就是“选择”的结果:在媒体的报道之外,我们看不到“王家岭式救援”的轰轰烈烈,似乎所有的救援就只在那口井里展开。
王家岭矿难的爆炸性和唯一性,使得被困的“王家岭兄弟”成为公众目下最大的关注焦点,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同时关注苦苦求生的“电焊工兄弟”,除非我们错误地认为“王家岭”事大,“深井”事小。
我们需要真正在关注个体命运的问题上成熟起来,那么这个标志显然应该是对所有个体生命的落难,都忧心忡忡,都思图救济。
自人类有救援史起,任何救援行动,都不是孤立的行为。而且任何救援都不单单是一份技术活,那种人人抱团、共同面对的精神往往超越蛮力和现实的条件,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王家岭救援之所以彪炳救援史,一句话,这场救援的背后是整个中国的力量。但是南京的“深井救援”少了一份必要的力量。
对王家岭的关注,不应该用尽我们的能量;对“王家岭兄弟”的牵挂,也没有完成我们关注个体命运的课题。“深井救援”呼唤的不是一个专业的救援队,而是整个南京的力量。
很多时候,公众关心什么,不关心什么,多是出于人的本能,并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但是,把公众分散的目光集中起来,把公众关注的热情调动起来,却是政府和整个媒介社会更需要做的事情。因为人们的视野有限,需要有力量帮助他们看到被忽视了的或者处在关注死角中的事物。
诚然,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天,小孙在井下又处在一种极端困难的境地,得不到食物,甚至离开了生命探测仪的“势力范围”,他的生命可以说危在旦夕。不测的命运,朴实的身份,对生命的渴望……小孙的坠井令人感同身受。电焊工小孙是我们每个人的兄弟,甚至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怎能够漠视“自己”的生命在地下挣扎?
小孙最终能不能活着“升井”,是个体生命面对的一道题目,也是整个社会受到的“王家岭式的考问”。
就让我们,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媒介社会,使出更大的劲,把力量和目光全部“投放”在那口井、那个危在旦夕的生命。也许,我们的担忧,并不会带来直接的帮助,但是我们起码可以看到一个城市温柔的心肠。城市的文明应有陪着自己的市民经历生死的底气,否则,这样的文明将是苍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