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的车,一般人不能随便坐。但23年过去了,他却开车接运过4万多人。看到这里,有人会情不自禁地问,这个司机到底是开什么车啊?答案是灵车。
1987年,张师傅加入南京市殡仪馆接运组,正式成为一名灵车驾驶员。一转眼23年过去,昔日的小伙子如今已经两鬓斑白,他当上接运组车队副队长,管理10辆车和12名司机。昨天是清明节,记者采访了这名特别的司机。
干这行有很多“潜规则”
“我是接父亲的班,父亲退休后,我和我哥都到南京市殡仪馆工作了,1980年进来的,一开始是在后场做火化工,后来才到车队,负责接运。”张师傅声音很洪亮,说起自己的工作,一点也不忌讳,“习惯了,我在殡仪馆工作已经30年了,开灵车也开了23年。”
说话间,电话响了,有任务来了。3分钟后,张师傅带着徒弟小高穿上藏青蓝的西装,在脖子上挂上工作牌后,整装出发了,动作像消防员一样快。
车子出发了,记者继续听张师傅的心得。原来,这行还有不少“潜规则”。“第一个就是不能迟到。”张师傅说:“因为有的居民有挑时辰的风俗,所以要随时出车,不论半夜还是凌晨都必须按照规定时间甚至提前一些时间到达。”
张师傅说,他们还要熟悉路线,因为车子开在路上是不能向路人问路的,那会招来唾骂,南京的大街小巷,他们都熟记在心。
一路上,张师傅没有闲着,打了两个电话,一个是给单位,一个是给死者家属,要核对仔细了,万一跑错人家,会被人骂死的。“所以说,这第二个‘潜规则’就是灵车不能随便停,尽量不要停在老百姓的家门口,要停在死者家属安排的地方。”
半个小时后,张师傅开车到了目的地中央路,下车戴好手套,抬着担架走进小区。20分钟后,只见张师傅和小高抬着担架走出小区,这时死者的亲人们冲了过来,大哭着用手拉住担架,久久不肯放手,他们便停下来,默默地等着……
坐上车后,记者发现,张师傅他们是满头大汗,脸涨得通红,捶了捶小腿肚子后,车子缓缓开动了。“抬着遗体,从5楼爬下来,当然累了!”张师傅有些伤感和落寞地说,5楼还好,最头疼的是那些高层的住户,连电梯也不让乘,他们只得抬着担架从二三十层高的楼梯一路蹒跚而下,而按南京风俗接尸中间是不得落地休息的。等坚持到楼下时,每个人的手都在颤抖。
干这行也有很多感慨
23年驾驶灵车的生涯,张师傅保持着基本不出交通事故的“纯洁”,由最早的面包车,到现在的红旗、桑塔纳,他对如今自己过硬的驾驶技术倍感自豪。他理解死者家属的心情,为了避免车子颠簸,总是把时速放到三十公里,开得又慢又稳。“不闯红灯,遵守交通规则,我都没有罚单的,就算是出了事故,那也是别人撞我的。”
“车子脏了,从来都得自己洗,外面没人愿意帮我们洗车,换机油等保养也都是我们自己动手,慢慢地连修车也练出来了。”张师傅说,他开灵车在路上,感觉比较深的一点是,过去司机看到灵车都躲着走,现在居然开始有超车。他笑着说,不知道这是不是社会对他们工作理解的一种进步。
而在回殡仪馆的路上,记者看见,当灵车开过的时候,不少行人都会好奇地张望,而跟着灵车后面的汽车,有不少因为嫌灵车开得慢,一脚油门踩下去,冲到了前面。
“23年,比较保守地算一下,接运过的尸体有4万多具了。”张师傅的语气始终很平静,但这个枯燥的数字背后,勾起的每一次回忆都让他或感慨或沉默,或一声长叹。
“不怕天天见到遗体,最怕鄙夷冷漠的眼神。”张师傅和徒弟小高说,他们随身带着一次性手套,每接完一趟,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可即使这样,这么多年来还是没有人愿意和我们握手。无论是在平时,还是逢年过节,他们基本在自家呆着,不敢随便问候任何人,更不敢乱串门,总担心别人嫌弃自己给他们带来“晦气”。“再见、有时间来玩”之类的话,他们也从不随便说。
采访中,张师傅一听说要拍照,就立即摆手拒绝,“呵呵,女儿还没结婚呢。”
小高告诉记者,在外面,他们对工作绝口不提,外人问起来,只说是在民政局上班。
快报记者 项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