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路雨花会堂前的路面上掀起了一股“圈地热潮”,划好的停车位被周围的各家单位设置地锁、栏杆等设施,将路旁的停车位瓜分一空。“这些车位是谁划的?怎么有权利私自在路上安装地锁、设栏杆呢?”市民看到这一情况非常不满,而采访中记者发现相关单位也有苦衷。
公共车位成了“专用车位”
共青团路雨花会堂前的路面只有七八米宽,道路两侧是多家行政事业单位,原本路两边都画上了停车线,剩下的路面只够一辆小车行驶。近日有市民发现,就在这不宽裕的路面上,又多出了不少地锁和隔离栏杆。市民陈先生说,“路面这么窄,一有车辆经过行人就必须让到路边。而路边的停车位上多出了这么多设施,一不小心就会磕碰到,万一绊倒跌伤就麻烦了。”
附近雨花新村王先生的反应则更加激烈,“原本是一条路,怎么变成了单位的专用停车场?对这种近乎‘强盗’的行径,我感到甚是愤慨!”王先生上周经过这里的时候发现,雨花台区文化馆前的停车位上忽然多出好一些地锁,路边花坛里竖立着牌子,注明该停车位为“文化馆专用停车位”。王先生还表示了自己的怀疑,“这些停车线是停车办画的,还是文化馆自己画的?这样的行为有没有相关部门的批准?”
文化馆:装地锁实属无奈
面对市民的的不满,雨花台文化馆马德良馆长作出了解释,原来共青团路上就有公安部门划设的停车线,很多到附近办事的人图方便,就把车停在了文化馆门口。“很多外来车辆经常在文化馆门口乱停乱放,造成职工办事回来没地方停车,只能停到远处的路边。可那里没有停车位,交警会来贴罚单,我们馆里的职工已经被贴怕了。”马馆长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我们也是没有其他解决的办法,才在门口的停车位上设置了地锁。”
各单位都在“圈地”
据马馆长介绍,共青团路这一百米多的路段上,一共有五家单位,分别是检察院、老干部局、文化馆、电视台和卫生监督所。由于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办公楼,并没有规划停车场。随着近几年车辆的增多,公车、私家车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停车办虽然规划了停车位,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停车需求。几个月前,检察院率先设置了栏杆,“圈”走了一些停车位,其他单位便开始效仿。文化馆、电视台和卫生监督所相继设置了地锁,以保证自己的职工开车上班有位可停。老干部局并没有安装这些设施,可是他们也有两辆公车需要停放,所以值班的老大爷每天都要拿着铁链拦出两个车位来。
马馆长表示,几家单位“圈地”也是迫不得已,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协调出一处停车的地点,解决一下老办公楼的职工停车难问题。
为此,记者咨询了停车办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这里确实有公共停车位,但通常停车办不会允许私设地锁,具体这几家单位有没有经过批准,他们将会派人到场调查。实习生 陆天翔
快报记者 是钟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