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睢宁县的“良民”评级,不是来自民间社会的自我道德约束,而是来自公权机关的组织发动,这是理所当然要被骂的。特别是在专家学者眼里,这几乎就是不堪一驳的公共治理恶政,稍作理论上的分析就能说清这样的政府行为,不仅不能代表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而且会产生严重的公信力损伤,造成人民群众幸福感体验的中断。连普通民众都觉得是明显失误,这无疑是政府施政过程中不可原谅的败笔。作为一个公共服务的机构,为什么在睢宁这样的地方,“强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包办民众道德领域的评价?(前不久该县评选网络十大“恶帖”也产生了广泛争议)这难道仅仅是政府好心办错了事?恐怕不能过于简单地看。如果当地政府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社会治理的主体,把民本作为政府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就不可能连续出台这样让大众如此不舒服的测评政策。顶着批评和争议继续施行所谓强政,可能与权力过于绝对和纯粹的强势政府在经济落后地区急于发展社会文明,彰显政绩的价值取向有关。这两年,睢宁素以敢改革、多创新闻名,也有一些大刀阔斧的做法受到社会舆论的好评,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当政者特别是核心设计者的执政信心。但是,社会进步不是仅仅依靠公权力主导一切就能一蹴而就的,有时候,一些出发点为善政的执政行为过犹不及就成了恶政,形成高效低能社会治理需要包括政府、公民和一些中间组织的相互借力和帮助,而民间组织的严重发育不良,拆掉了政府与民众间的一条缓冲带,使“好使劲”的政府及其核心主官往往越俎代庖了还不自觉,甚至当作勤政的表现。这种倾向是危险的。在这样的地方,公民社会的建设怎一个难字了得。
因此,一个真心想把民众带向幸福巅峰的执政团队,需要学习。有时候,学习比勤政重要。只有方向对了,政绩才不会竭泽而渔。
因为,当我们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都能对公权、私权的界限说出个所以然的时候,越界的政府就面临着失措的尴尬和执政的迷茫。这是无论如何应当尽力避免的事情。
快报评论员 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