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2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任志强炮轰发改委轰得有道理
· 领导视察
缘何沦为化装表演?
· 忙于撇清责任,是态度有问题
· 部长坦承有问题 经适房管理该大动了
· “两会”需要任志强这样的鲶鱼
· 网民和政府,到底谁在侮辱叶书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1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任志强炮轰发改委轰得有道理
  没有直接进入,并不等于没有间接进入,发改委“四万亿投资没有一分钱流入楼市”的说法太绝对了。去年天量信贷推出迅猛,监管上难免挂一漏万,出现房地产泡沫、出现央企地王是正常现象。对这些问题,如果连坦然承认都不敢,又怎么能让大家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呢?

  发改委称去年的四万亿投资没有一分钱流入股市、楼市。这引起了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普遍质疑,大家都认为这话说得太绝对了。能印证这些质疑的是,3月4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我国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楼市的现象并不严重。“并不严重”,当然也就意味着“一分钱也没流入”不成立。

  发改委的话的确说得太过了,也许发改委在项目审核中坚持投资不流入股市楼市,但在后期执行过程中,谁能保证一分钱也不进入股市楼市?

  大炮任志强首先提出质疑,他称发改委这是在对房价的变化“推卸责任”。任志强称,没有直接进入不等于没有间接进入,“4万亿投资中不征地、不拆迁、不扩大房屋需求吗?不直接进入不等于不影响房价”,“天价土地”推动二手房价格暴涨、支撑一手房价格上升已成为一种路径。(3月9日《新京报》)

  从宏观上来说,2009年巨额信贷和天量流动性是房地产市场上升的动力,去年年末,有的一线城市投资客比例达到80%,足以看出房地产与信贷泡沫相互激荡的程度。

  四万亿投资间接进入房地产的例子数不胜数。一些大型企业轻松获得贷款,因此改变原有资金用途进入房地产领域。有数据称,在2009年各地产生的90多个地王中,央企占了60个左右。在目前国资委管辖的128家央企中,除了保利、远洋、华润等16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在名正言顺地拿地外,更有80多家来自钢铁、冶金、医药、农业、粮油、化工等行业的央企,也在去年加入拿地大军,搞得地王层出不穷。间接进入房地产的渠道还包括通过信托资金进入等等。

  不仅企业,个人消费信贷也有漏洞可钻。如去年第4季度,深圳银监局对部分银行分支机构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进行暗访,检查结果显示:930笔共16.29亿元贷款中,有21笔共1340万元信贷资金直接或间接流入了股市,多家银行涉及违规操作。虽然绝对数额不大,但问题不容小视。

  正因为漏洞层出不穷,房地产泡沫高涨,银监会才在去年年末下猛药整治。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发表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上的文章指出:针对2009年下半年信贷资金被违规挪用进入股市、楼市增多的现象,银监会多次进行风险提示,并加大了纠正和处罚力度。银监会的杀手锏,是按项目进度发放贷款,以确保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而不是用来制造泡沫。如果四万亿投资没有一分钱流入股市、楼市,难道银监会是没事找事做?

  去年天量信贷推出迅猛,监管上难免挂一漏万,出现房地产泡沫、出现央企地王是正常现象,不出现才不正常,对这些问题,不能回避,而应该坦然承认,让大家看到你解决问题的信心。如今连承认都不敢,解决问题从何谈起?公平地说,到去年下半年,银监会、发改委已经意识到泡沫的严重性,开始逐步采取收缩措施,而出台的政策也较为到位,尤其是银监会对银行的约束十分有力。

  所以我就更想不通,发改委为什么要强调没有一分钱进入股市楼市,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呢?事实上,从现在出台措施的及时和有效来看,有关方面非常清楚漏洞何在,也清楚如何堵漏,与国家统计局一样,他们需要尊重公众智商,以及对政绩的平常之心。现在民间要求有关部门公布4万亿投资明细账的呼声很高,但至今未获得有关部门的首肯。实际上,为了今后宏观调控效率更高,不待民间呼吁,有关部门有必要主动公布账本,这才是公共财政的样子。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