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鼓励那些无中生有的唱反调,实际上,任志强的回应颇有几分道理,他的固执如能促使“两会”对房价的讨论引向深入,也是好事一桩。
在本届“两会”上,面对房价关注度居高不下的现实,先是住建部表示“没有手段调控房价”,接着发改委又说“4万亿信贷资金没进入楼市”。但与这些部门急于撇清责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来自房地产业的委员代表,仍旧一如既往地袒护高房价。
客观地讲,开发商代表委员们这么做,没什么不合适,毕竟这样充分体现了自己所代言阶层的利益。虽然房价问题是近年来公众关注度极高的热点话题,但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总感觉委员代表简单扔出观点的多,深入辩论交锋的现实例证少。
在本届“两会”上,也有委员代表抛出“北京建房成本3000元”、“一套房征62种税费”等颇让人关注的信息,但房价到底由哪些费用构成、其成本和利润到底有多少,虽然此前有关方面多次摸底,不知是因为被“敏感”掉了,还是别的原因,反正公开资料中鲜见更具公信力的“第一手资料”。公信力的资料是正确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如果第一步都找不准,面对畅意裸奔的房价,就只能接受“输”在起跑线上的结局。
虽然对任志强的许多观点并不能表示赞同,但参政议政平台上需要任志强这样固执的鲶鱼。实际上,任志强对国家发改委抽丝剥茧般的颠覆性回应,这种“不识相”至少有助于公众从另一维度看清了4万亿信贷对房市确存客观影响。(禾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