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好书快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朱三爷的圈套
· 最早的纸币引发了世界首次挤兑风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最早的纸币引发了世界首次挤兑风波
  [内容简介]

  当人类刚刚抚摸到圆润的钱缘,皇权就试图主宰天下财富,历代币制更迭的背后不过是一场封建统治者分配财富的游戏。统治者手中的刀枪真能主宰财富吗?五千年历史长卷中,每当皇权自认为可以统治金钱,便会被金钱反噬。一次次战乱的背后都有财富原罪,但一次次盛世辉煌何尝不是顺应了货币天道,所谓数字时代的“0”与“1”不过是在得失金钱之间徘徊。

  [上期回顾]

  秦朝时期,嬴政宣布只有黄金和秦国“秦半两”是货币,试图实现货币统一,但没有成功。到汉朝,又出现了“荚钱”、三铢钱、白金币、“五铢钱”等,都试图以货币一统天下。

  581年,杨坚灭宇文氏,建立隋王朝。中国经历了两个半世纪的分裂,终于再次统一。

  我们还是从货币制度说起。

  杨坚称帝后,重铸五铢钱,史称“隋五铢”。隋五铢问世的时候,历代旧钱仍在市面上流通。杨坚很不满意,他想到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用旧钱者,尽没于官”,也就是传说中的罚没。比如,直接派兵到商铺里搜(抢);比如,到路口检查,非隋五铢钱一律没收;比如,地方官员推行隋五铢不利,免职……

  杨坚确实没让隋五铢减值,因为,隋五铢比汉五铢轻很多,汉五铢为4克,隋五铢却只有2.42克。杨坚推行隋五铢,自有杨坚的道理。

  自隋朝起,中国才真正开始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其疆域要远比秦汉帝国辽阔。要统治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靠前朝留下的那点五铢钱,肯定是不行。因为,旧钱主要在士族手中,指望这些人听从杨坚命令,那是相当不靠谱的。任凭旧钱流通,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货币,士族又不可能有这么高的觉悟,杨坚如何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权威?

  只有统一货币才能消除士族势力,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有权威的中央集权,而一个真正有权威的中央集权,又恰恰增强了货币的信誉。“隋五铢”替代前朝旧币,也就弱化了士族挑战,就算士族很牛,有本事逃避罚没,手里的硬通货也不能在市面上流通。也正是靠着隋五铢,杨坚才一步步真正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杨坚和秦始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想统一货币。两者相同的做法是:不听话,我就杀掉你!不同的做法是,嬴政虽然建立了郡县制,但却没有真正创立封建制度,地方官本身就是士绅,指望他们执行命令,那是相当不靠谱的。县官本来就是地主,只要影响自己的利益,就会或明或暗地对抗。

  杨坚就不同了,因为,除了颁行隋五铢,他还起用了一批颁行隋五铢的人,这批人叫做“寒门子弟”,反正自己本来就没钱,真去砍人,也肯定不是穷哥们。正是启用寒门的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根基:科举,进而完全改变了中国历史轨迹。自此,皇权找到了一种既可以替代士族,又可以形成集权的制度。

  唐朝是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世界各地华人至今仍以“唐人”自居。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不可磨灭。这个时代,确实值得中国人骄傲。

  626年,李世民导演了玄武门之变,他是唐朝最优秀的皇帝。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明君和清官都是偶然的,因为偶然,所以才值得纪念。

  现在,让我们看看唐初的货币吧。

  “开元通宝”是唐初货币,往往被认为是贞观盛世的代表。实际上,“开元通宝”是李渊在武德四年(621年)所铸,属于非计重货币,10枚为1两、1两等于10钱的衡制即源于此。这种货币终结了西汉以来的五铢钱,中国货币由计重钱转为非计重钱。

  开元通宝用于小额支付,说白了就是零钱,使用者主要是自耕农。

  但是,开元通宝并没有满足小农需要。原因很简单,官府铸钱没什么收入,铸一贯钱(1000钱)大体费用在900钱左右,稍有不慎就会赔本。赔本生意,官老爷们是不会有兴趣的。此时,私铸货币又有了新的理由,官府铸钱不够用,就得自己铸。出土货币证实,唐初流通中的钱,很大一部分是私铸的货币,恐怕当时私铸现象就已经非常严重。本来,私铸货币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物价上涨,可唐初物价却平稳得出奇。原因在于李世民挑动农民自发脱离士族,成为自耕农,自耕农多了,钱就不够用了,物价也不会涨了。

  有人说,中国封建王朝的根基是地主和豪强。这个话,最好反过来说。纵观中国历史,能拉杆子造反成功的,除了一个朱元璋,其余都是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反而是农民。

  不过,李世民登基时全国只有200多万户小农,不是战乱把人杀绝了,而是自耕农托籍于士族门下,不接受统计。李世民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法子,“狭乡迁宽乡”,去宽乡的人,都白送土地。作为代价,自耕农要向朝廷纳税服役,这叫租庸调。

  授田、租庸调,缔造了唐朝统治基础——自耕农,自耕农又维持了盛唐国家的绝对权威。有了这个绝对权威,开元通宝才可能由计重钱变为非计重钱,此时,交易者已经信任国家。

  这是一个良性自我循环“……→国家信用→货币稳定→生产力发展→……”,理论上这个循环是可以自我维持的,所以我们有了唐初盛世。

  盛唐之治,不仅是中国古代经济的辉煌,也是中国古代货币的辉煌。

  赵匡胤出生时,威赫数百年的大唐帝国已经在世界上消失半个多世纪了。平衡被打破,如果没有建立新的平衡,那接踵而来的必然是长久不息的动乱,唐朝灭亡后,中国再次经历动乱,这个时代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五代十国。赵匡胤结束了动乱,建立了新的平衡。

  赵匡胤在铸币上做文章,堪称绝招。

  灭后蜀后,后蜀地区不准使用铜钱,要用铁钱,而且不准铁钱出蜀境。蜀地只能对外卖出商品,绝无可能买入外地商品,天府之国的商品流通活生生被赵匡胤扼杀了。其实,就算铁钱能出蜀地,也保证花不出去。

  北宋时代,成都地区经济状况仅次于两浙路,而赵匡胤却在当地推行铁钱,一枚铜钱要当十枚铁钱,不准私铸铜币。在这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得到了充分体现。成都路人民由此创造了“交子”,以此代替流通中的铁钱。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产生绝非偶然。《宋史》记载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市面上已经有交子流通了,据此推断交子应该出现在10世纪末。不过,交子的很多记载不怎么值得称道,因为多数记载是有人靠发行交子“广置邸店、屋宇、田园、宝货”,最终搞出了世界上第一次挤兑风波。

  当时,别指望中央银行来救市。结局是经公议,交子由成都16家富商垄断发行,16家富商对交子兑付联保,并在交子上使用了第一代防伪标记——密押,由户铺押字,各自隐秘题号,官府也在16户新交子上加盖了官印。

  新的问题还是出现了。很多老交子的持有者也到16户富商处兑换现钱,最可怕的是,这些兑换集中于成都集市附近,挤兑风波再次产生。想拿旧交子来兑换,这16家富商是不答应的,这相当于试图以法币兑换人民币。

  挤兑毕竟是群体性事件,官府由此介入。官府强令16家富商兑换,大概最后按一贯旧交子兑七八百文新交子。官府只需要命令,富商却需要掏钱,毕竟旧交子是没有准备金的,此后民间交子的信用逐渐降低。

  其实,当时私交子发行的数量并不多,如果不是新旧交子兑换问题,16家富商联名创造的新交子可能会维持更长时间。

  很快,朝廷也觉得交子是好东西。

  天圣元年,成都官府发行交子;宁熙四年,宋朝发行交子,官交子由此产生,也就是所谓的“陕西交子”。之所以叫陕西交子,是因为这些交子虽然具备全国性质,却仅在陕西一带流通。

  北宋交子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真正使用的交换凭证却不是交子,而是“盐钞”。无论是流通范围、流通持续时间,还是发行量,盐钞都较交子更为广泛。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