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4版:温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明天入“九九” 本周雨水缠上南京
· 互动通道
· “中国姓”的彗星 它是第一颗
· 献血后狂进补 鼻子直“冒火”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3 月 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中国姓”的彗星 它是第一颗
“葛-汪彗星”5月30日“探亲”,时隔22年,发现者期待与它重逢
  22年前,“葛-汪彗星”被紫金山天文台的葛永良和汪琦发现,并首次以中国人姓氏命名。22年后,“葛-汪彗星”再次回归“地球”。5月30日,它将拖着长长的尾巴,飞到近日点。届时,通过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施密特型1米近地天体望远镜可以一睹“葛-汪彗星”的面容。

  1988年,葛永良和汪琦对这颗彗星惊鸿一瞥之后,就再也没有碰面。因此,在今年“葛-汪彗星”回归之时,葛永良难掩内心的激动,满心期待能够再看一眼。

  熬了六个冬天,终于发现彗星

  一般来说,在发现的星体中,以小行星居多,彗星很少。为了发现新的彗星,世界各地的天文专家和天文爱好者们都是夜夜追寻,熬红了眼睛。

  在上世纪80年代,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60厘米口径施密特型望远镜在当时已经是全国最好的望远镜之一,远远超过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望远镜。葛永良认为,这台施密特型望远镜能够观测到更暗的天体,有可能给他的科研带来新的发现。所以,从1982年起,每年的冬天,他都会和同事赶到兴隆工作几个月。

  “如果比赛穿针,那么天文工作者一定是最后的赢家,我们的工作时间都是在夜深人静别人进入梦乡时,这也需要比常人更细心,更耐得住寂寞。”葛永良说。

  六个冬天的坚持,也带来了成果。说到发现“葛-汪彗星”,葛永良还清楚地记得每一个细节。1988年11月7日,他在处理进入冬日观测状态之后所拍得的底片。葛汪二人在扫描望远镜拍摄下来的两张底片时,突然发现有一个小黑点周边带着朦胧的光晕。“如果是普通的小行星,照片上的痕迹应该非常清晰,但是这颗星星有朦胧的彗发,我们就是根据这个确定发现的是颗彗星。”葛永良说。

  两人根据移动天体在底片中的位置,测算出了彗星在天空中的大致活动区间,然而翻看当年已经发表的星历表,却没有找到这颗彗星的存在,它极有可能是一颗未被发现的新彗星。

  第一颗被冠上“中国姓氏”的彗星

  说起“葛-汪彗星”的命名,葛永良回忆道,当时,紫金山天文台紧急召开了专家会议,认为它是一颗新彗星的可能性比较大,并且迅速将这个消息向国际小行星和彗星论证中心进行了报告。国际小行星和彗星论证中心在接到报告后,发通知给世界各地的天文台共同联测捕捉这颗天体。1988年11月19日,国际小行星和彗星论证中心将这颗彗星正式命名为“葛-汪彗星”,这颗彗星也成为首个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彗星。

  在1977年之前,其实紫台的专家也发现过三颗彗星,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而是被命名为紫金山1号、2号和紫金山彗星了。

  5月30日,期待和“葛-汪彗星”再次会面

  专家告诉记者,“葛-汪彗星”非常暗,当年发现它的时候,它的亮度只有16.5星等,这比人肉眼能看到的星体还要暗上1万倍,因此只有利用专业的天文望远镜才能够看到。

  葛永良说,“葛-汪彗星”的回归周期是11.167年,这颗彗星曾在1999年回归过一次,但是那时候葛永良不在科研岗位,与它擦肩而过。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地思念。”用这首《传奇》用来形容葛永良对“葛-汪彗星”的期待是再合适不过了。

  葛永良说,目前紫台盱眙观测站已拥有口径1米的近地天体望远镜,利用它来观测“葛-汪彗星”应该是小菜一碟。“我很想再看这颗彗星一眼。”紫金山天文台的葛永良和汪琦难掩内心的激动,22年来,他们期盼着和它再次相逢。

  快报记者 安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