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乐
今晚央视元宵晚会就要举行,观众最喜欢的春晚节目也将揭晓,趁这个机会再说两句春晚吧。
办了将近30年的春晚,其实在刚出现的那两三年,确实代表了中国电视界的一种创新力量。春晚第一代导演黄一鹤在他导演的几年春晚里开创了无数个先例,现场直播、观众互动、邀请港台歌星上台。当然也有不好的尝试,比如1985年他把春晚的直播现场搬到体育馆,追求更直接的效果,可体育馆没开暖气,观众都把手缩在袖子里,当时又没有现在的大屏幕,一两个表演者根本就掀不起什么效果——可以想像一下,清瘦的马三立先生在偌大的体育场说单口相声,那是多么孤单的境况。虽然效果不理想,可那毕竟是尝试改变,从1983年到1985年,春晚才第三届,就要做出那么大的改动;可现在的春晚都快开到三十届了,改变却越来越少。黄一鹤导演在1990年再次导演春晚,再次做出改动,把歌舞、戏剧和曲艺演员分成三队,把春晚变成了一场演艺竞技——正是在这一年里,后来连续20年上春晚的赵本山,第一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央视的春晚渐渐固定到一个套路上,男女搭配的主持人、讨好各个年龄层的歌舞、少数民族歌颂祖国、海外使领馆的贺电、倒计时敲钟……港台歌星的大连唱,面孔也越来越固定,什么时间哪个人出现似乎都有规律可循。当春晚从创新沦为一种传统,成了全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成为演艺圈某些人脉关系的关键节点,春晚就从一个娱乐老百姓的电视节目,变成了“春晚既得利益者”的自留地。那些脸熟到不能再熟、一年甚至几年都没有一两个新作品的表演者,为什么还是每年都出现在春晚上?
也许有人会说,春晚不是给你们这些“小知识分子”看的,那么我退休的岳父和曾是小学教师的丈母娘,他们的意见是不是可以作为参考?两位老人的意见和我们这些70后、80后一样:赵本山的小品不理想,歌舞节目没亮点,没几个能让人记得住的新人。难道我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恰好在并不喜欢春晚的20%观众里?
办春晚确实是件挺困难的事情,可我还是建议明年春晚的导演或许可以找黄一鹤老先生聊一聊。1984年春晚,老先生对不批准请港台演员的领导说,“艺术家是要不断创新的,你要不让我请港台演员,那我就不当这导演了吧。”
再过三四个月,2011年的春晚就要进入准备期,祝导演、演员、创作者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