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撞人案冷处理无异于另一起恶性事件 长江日报 2月4日 作者 晏扬
2月1日上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生一起驾车恶意撞人案件,目前死者人数增至10人。案发之后,当地政府除公布一份通稿外,没有再透露任何相关消息,对于种种疑问,滨海新区区委宣传部一再告诉记者“再等等”,而无论收治伤者的医院还是案发公司天保运业,其工作人员均称接到指令不得接受记者采访,否则将受到处分。
(新京报 2月3日)
长江日报一评
这起恶性案件虽让人震惊,但毕竟是偶发的个案。案件既不涉及某个领导干部,也不涉及哪个政府部门,更不涉及国家机密或敏感问题。换言之,这是一起虽令人震惊却并不敏感的案件,天津有关方面何以如此高度紧张、谨小慎微、左顾又虑,非要采取“冷处理”呢?
权威部门封锁消息,小道消息自然满天飞;当地媒体不报,外地媒体仍然会报;堵住了工作人员的嘴,却堵不住悠悠众口。“冷处理”只会让有关部门更被动,而无端剥夺民众接受媒体采访的权利,这种“封口”之举无异于另一起恶性事件。
这种遮遮掩掩的“冷处理”,让原本并不敏感的案件一下子变得异常敏感,至少在当地是如此。人们难免猜想,这起案件是否还有不为人知、难以言说的背景和细节?是否触痛了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敏感神经?
实际上,据笔者观察,有很多所谓的“敏感事件”都是捂出来的。举例来说,2008年的问题奶粉事件,虽然性质异常恶劣却并不算敏感,因为它并不涉及国家机密,也不涉及政治问题,况且,丑事被大规模曝光后也并无“敏感性”可言。然而,这件事后来被“冷处理”,甚至成了敏感话题:问题奶粉去哪里了,舆论无法追究;如何赔偿结石宝宝,人们不能评论;如何惩罚其他涉毒奶企,也不知其详细。结果我们看到了,至今仍有结石宝宝未获赔偿,甚至永远不能获得赔偿,而问题奶粉卷土重来。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进步的一个表现,就是让以往不能说的事变得能说,让以往的敏感话题变得不再敏感。这不仅事关政府信息公开和危机公关能力,还事关媒体的监督权和公民的言论自由。
现代快报再评
我想不通天津有关部门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一起发生在大街上根本捂不了的社会新闻,都不让媒体自由报道,那些发生在密室的事呢?在电子时代还这么做,是不是太傲慢了?
我只能说,天津有权只准本地媒体发通稿的部门是在按惯性办事,太不与时俱进了。我对云南省委宣传部官员伍皓本没有太多的好感,看来相比之下,他还真是“思想超前”呀,如果他在天津估计不会这么做。
我纳闷的是,有关部门并没有少培训新闻官员们,新闻处理案例也肯定讲过不少,人民网舆情研究室还常搞各地应对新闻事件的排行榜,某些官员为什么就没有长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