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各省市都在召开“两会”,环保、低碳成为热门话题。我注意到,不止一个省市的代表、委员提到“一次性筷子”,比如北京的刘绮菲委员,就连续三年提案禁止一次性筷子。
(1月28日《今日早报》)
代表、委员年年提案,环保人士年年奔走呼号,政府咋就一直无动于衷呢?我想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一次性筷子”涉及众多企业,不是说禁就能禁的;二是“一次性筷子”取材不过是边角废料(与环保正相契合),又多属杨树、毛竹等速生林,对环保的影响远没有舆论形容的那么夸张。
树木大抵有四种功能:一是木材,二是乘凉,三是环保,四是装点风景。
一棵树被砍伐,用来做了一次性筷子,乍一看是极大的浪费。但这里存在两个盲点:一是,这棵树在砍伐前是有一个生长期的,或三年或十年,在这三年或十年里面,它所发挥的都是其他三项功能。第二,一棵树被砍掉了,还会有新栽的树重新生长。要说人们为什么栽树?未必不是为了这最终的一砍,未必不是为了做一次性筷子或做别的什么。正是由于这样的功利,数千年前的树木早已伐尽,但数千年后的农村依然绿杨成郭。
古人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代人常拿这句话来阐发保护树木之于子孙后代的意义,却不知所谓“栽树”,实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再者说,树也有寿命,即使在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也难寻千年以上的大树;常在古庙看到所谓千年古柏,其珍贵在于文物价值,讲到环保,倒不如砍了它重新栽种,才更显生机勃勃。
懂得环保很好,但切忌流为教条。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是种树可以卖钱而不是高尚的环保理念,才更容易激发人们种树的热情——这就是“一次性筷子”所包含的“环保经济学”。试想,“如果每天每个中国人都使用两双一次性筷子”,会促使大家多种多少树啊!(翟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