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中国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建文帝下落之谜有望破解
· 不吃“涎水面”
政府奖500元
· 张磊被曝曾带枪打砸民宅
· 突遇车祸,她死死顶住车子
只为保护才10个月大的孩子
· 货车悬在山崖边
司机踩刹车不敢动
· 考试作弊被取消学位
研究生状告母校胜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10 年 1 月 2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大仃国王都行省之印”进京,文博专家“三堂会审”
建文帝下落之谜有望破解
  2008年,贵州安顺发现一枚被怀疑与建文帝有关的九叠文篆书体大印。一时间,建文帝客死安顺说风传。日前,安顺相关部门带领大印持有人一行,专程赶到北京。相关文博专家将汇集一堂,一辨大印的真伪。

  图为大印外形

  两个家族的“君臣情结”

  朱永斌今年64岁,家住安顺西秀区岩腊乡。据朱永斌称,他家里传承一枚大印,父辈们告诉他,他们祖上有一个人当过皇帝,这枚印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而他们这一支家族中,不知从何时传下一条祖训:不与谢姓人开亲,不与谢姓人结仇。这些奇怪的事一直是朱永斌心中难以破解的谜。

  而生活在数十公里外的幺铺镇的谢伟臣,受父亲临终前的托付,曾几次来到岩腊乡,寻找入黔始姐谢秀二的二儿子谢锐的坟墓。谢伟臣称,谢秀二600多年前是随傅友德征南大军的先锋顾成来到安顺的。他说,家族里一直口口相传着一个有关建文帝的秘密:即当年朱棣大破金川门,建文帝成功出逃后,带走了他7岁的大儿子朱文奎。在任锦衣卫的谢锐的护送下,约八年后,这支逃亡队伍最终来到安顺西秀区、镇宁、紫云三县交界处,躲藏在苗族聚居的深山老林中。后来,朱文奎在当地与苗族姑娘结了婚。谢秀二在一次平叛战斗中牺牲后,谢家人再也没有与建文帝有往来。后来,建文帝和谢锐也先后死在了苗区。

  直到2006年4月份的一天,在别人的引荐下,朱永斌与谢伟臣相见,也找到了一座一直被当地人称为“谢将军坟”的坟墓,谢、朱两家重新续起了这段跨越了数百年的“君臣情结”。

  大印为建文帝所铸?

  2008年上半年,朱永斌与谢伟臣带着这枚大印,找到贵州民族考古学者林明璋先生,希望林先生能破解这枚大印之谜。

  这枚印的质地有些像黄铜,分印纽、印台、印面三部分,中空外实,是造型制模后分铸铆焊而成,重1.2市斤,印高2.25寸,上铸辟邪神兽,卧镇印台之上。印台厚0.65寸,印面为长方形,长2.7寸,宽2.1寸。

  经过研究,林明璋先生认为,这枚大印用辟邪为纽,按春秋秦汉以来的惯例,当属王侯国君专用以猒胜之印。该印印文为九叠文篆书体,大印上的9个字为:大仃国王都行省之印。何为“大仃国”?林先生说,查古史,中国历来并无此邦属。“仃”字,《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均指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苦零丁。因此林先生认为,究其意,印文中“大仃国”三字于此并非指国名,而是说国家发生了大难,孤苦零丁的君王流离失所,不得已而用“王都行省”为随王护驾的外从官员冠之的署事名位了。

  在明代,国家出现大难时期,一为朱棣兴兵,建文帝出逃流亡;二是清兵入关,南明小王朝流亡。林先生说,护驾从行皆可用“大仃国王都行省”字号,这是事逢非常之时,以非常之语入印,也是情顺理通的事。

  联系起朱、谢两个家族长达600多年的“君臣情结”后,林明璋先生认为,这枚印章应该是建文帝流亡期间所铸。

  大印进京接受专家鉴定

  不久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致函安顺市委宣传部,称相关专家根据图片初步认定大印上的字体系元明时期的“九叠文篆字”,印章的材质带有些“老气”。基金会建议对印章实物及《谢氏家谱》原件进行鉴定,希望能以此破解明朝第一迷案。

  日前,安顺市委宣传部的相关负责人与朱永斌、谢伟臣一行,带着大印和《谢氏家谱》启程进京,接受文博专家的鉴定。据了解,鉴定专家分别是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晋宏逵、青铜器甲骨文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许青松,明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毛佩琦 ,青铜器专家,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贾文忠等等。

  据《贵州都市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