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经过无数次的春运焦虑之后,千呼万唤的实名制终于在这个冬天伸出了触角——广州铁路集团、成都铁路局今年春运将试点实名售票,具体规定包括“乘客一人一次最多可买3张票”等等(1月10日《广州日报》)。实名制能否缓解春运一票难求,能否令黄牛党绝迹,能否令回家的路不再那么艰难?还是反而徒增一道证明自己的程序?广铁和成铁的实名制试点,自会给我们答案。但在实名制刚刚落地之际,下面这组文章提出的问题,还是值得大家听听。
提醒:实名制很重要,透明卖票更重要
实名制有一定作用,但大家切勿过度乐观,毕竟实名制并非包治一切的万灵药,解决一票难求的根本途径是增加运力、破除垄断。
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的根源在于总量不足,更在于分配程序的不透明和不公正。铁路部门从来不敢公开有多少票分配给了旅游公司,多少票给了机关部委,多少票通过不明渠道进入了黄牛的手里,而最终进入流通领域可以排队买到的票,估计比例低得可怜。如果火车票事先已经被分割出去,即便再实名,人们还是无票可买,只能徒唤奈何。
其实,把部分车票预留给关系部门,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此外,每个车站投入了多少张票,车票的出售状况,公众一无所知,铁路内部职工是否暗箱操作,公众无法监督。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透明才能便于公众监督,减少腐败。只有将火车票的全程销售情况置于众目睽睽之下,才能最大程度地消除暗箱操作的可能。铁道部近日提出:要严格执行票额最大限度上网发售的规定,机动票额不得高于各车次总票额的5%,加强对售票情况的监控……这是正确的态度,但如何落实,让车票流向实现最大程度的透明,仍有不短的路要走。(王石川)
担心:不会是为了证明实名制不行吧?
向来都认为实名制没有操作性的铁老大忽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很担心,这样的试点是否只是迫于高层或舆论压力,不是为了推广,而是为了证明实名制确实“不具操作性”——你们都说实名制好,那我就试试,在造成诸多不便后,让民意来自掌其嘴:“实名制其实也是扯淡”,如此一来,实名制经证明不行的结论,便顺理成章了。
有很多可以证明“实名制其实也是扯淡”的途径,光是那硬件设施不具备,便足够否定它,比如车站广场、售票大厅、进出口、验票环节……春运那么拥挤,任何一个环节的延滞,都有可能造成旅客群情激愤,继而引发安全隐患。所以我在想,如果真的试行实名制,应从淡季开始,经过预演将问题暴露出来,从而积累经验,最后才能在春运时从容“实名”。
人们呼唤实名制,骨子里是痛恨垄断经营,痛恨黄牛党,垄断不打破,实名制恐怕也没多大用。比如,在不透明操作下,黄牛党从炒票,改为炒购票资格,让各位旅客提供身份证明,付出额外费用,再从他那儿出票,你又奈我何?千万别再用“黄牛党的票都是反复排队才购到”的屁话来说服我。很多车站设的那种VIP通道,那种“交了钱随我来,进这个门”之类的生财路子,甚至火车餐车也拿来再卖票的先例,早已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垄断作风。
在码头上只有这包盐的困境下,在春运硬需求这块大蛋糕面前,铁老大凭什么要多付成本来用心做实名制呢?鉴于铁老大一贯的作风,这种“自律”是可疑的,所以说,我对实名制试点只能表示谨慎乐观。(杨光志)
疑虑:买张火车票,为什么也要证明自己?
偶尔出去走走,我不是担心身上的钱掉了,而是担心身份证飞了。没有身份证:我是谁?将是一个天大的“谜”,我一个大活人证明不了什么,我无法住宿,我无法坐火车,因为买车票是要实名的。
按照《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身份证只有公法上的重大事由才会被要求使用,但现在却异化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均要使用,否则你寸步难行。
我们为何要时不时地被查验身份?我真的担心有一天会不会菜场卖菜的大妈也要求我们出示身份证,开出租的大叔也要求我们出示身份证。
公法应该对于私法领域有所敬畏,应该让公众以最小的不便而拥有最大的自由,比如维护特定场所的秩序,要求安检也就算了,但上车站就要查身份证,身份证掉了就买不成票,这就过了。
公民是一个很神圣的称号,我们使用到身份证时,往往与自己重大权利的享受与重大义务的履行有着密切关系,而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要举着这张卡片喊一嗓子:我是公民,然后才能吃喝拉撒睡穿行。“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搞清楚,那是权利,而非义务。但事实上,现在很多地方拿这样的权利当义务了,使我有时感觉到,活生生的我并不是真实的,只有那卡片是真实的,这让人哭笑不得。(邹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