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嘉宾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编审
喻旭初
南京市金陵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杨东平教授的观点涉及到两大问题,一个是乱象丛生的择校费问题,一个是催生择校现象的名牌学校的问题,听听杨东平教授的搭档和中学名师怎么说。
择校费问题根源是政府不作为
主持人:择校费的问题普遍存在,已经到了拖校长下水的地步了,为什么这个问题的解决喊了那么多年,反而有越来越严重的感觉?
熊丙奇:其实择校不是历史原因,而是地方政府不愿意解决择校费问题,因为政府已经成了在择校费问题上的既得利益者,这是根源。
主持人:地方政府不是出台了很多规定,不许收择校费吗,到底怎么回事情,愿闻其详。
熊丙奇:地方政府不愿意解决择校费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有了重点学校,收取择校费,或者变相收取一些费用,这其实符合地方政府的政绩。重点学校的升学率事关政绩,现在实际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路径:从重点小学到重点中学再到重点大学。地方政府担心,教育资源均衡后,当地的教育质量会下降。第二,择校费的存在,也涉及到教育经费。对于教育经费,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意按规定拨经费,有句话叫“择校养均衡”,道理就在这里。第三,权势交易的存在。
“名校”引来择校,择校滋生了腐败
主持人:不少中小学校长抱怨,现在面对的领导批条很多,也很让他们头疼。
熊丙奇:对,条子也好,通过部门托人找关系也好,种种既得利益的存在,使他们不会主动地去解决择校费问题。
主持人:刚才说到地方政府不愿意均衡教育资源,但是据报载,广州曾经合并过12所中小学,政策的制定者最初的目的是扶持弱校,分享名校资源,达至均衡教育,也给择校费降降温。这又该怎样看?
熊丙奇:具体问题具体看,在一些所谓的均衡过程中,一般来说采取的是三个办法,一是搞集团化,对好学校和弱学校进行合并,成立小学或初中集团,但是教育质量并没有提高。二是搞协助,对口帮助,这其实还是对好学校和弱学校的强调。三是禁止择校,但是只是表面上的氛围,还没有真正从核心问题上做到。
主持人: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在广州,一个叫海印苑的小学本来并不起眼,在和好学校合并后,马上身价倍增,择校费高出过去好多。既然到处都在收,又管不好,是不是干脆让它合法化,在台前进行透明化管理呢?
喻旭初:对这个择校费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一些校长有个人问题,有贪污之嫌。现在,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到位,如果到位,校长就没必要收这个择校费。长远看来,对于教育这样的公益事业,政府应当继续加大投入。
熊丙奇:择校费不该放开,因为这样做是违背潮流的,以前择校费是公开收,当时政府是允许的,但是却有违教育公平,后来就要求取消,但是一些地方并没有取消。不能因为今天在这方面潜规则盛行,不能因为存在即合理,就将其公开化、合法化。如果这样的话,就成为一个轮回了。
历史名校可以有,“重点校”有违公平
主持人:“名牌”小学校长一出事就出大事,既然是择校费惹的祸,那么名牌学校存在的本身是不是就有问题?或者说,名牌中小学该不该存在?
喻旭初:“名校”应该存在。世界上的名校并不少见,问题是应该怎样存在。所谓的名校应该是社会和历史公认的名校,是自然存在的,而不是人为造成的名校。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更应该如此。
熊丙奇:在发达国家,“名校”大部分是私立学校。在我们的公立学校里,名校和重点学校应该是两回事情,只能是作为一种特色学校。不应该反对这种有特色的学校,千万不要以为一均衡了,全国的学校就是千篇一律一个模样。每个学校应该保持个性、特色学校。该反对的是不合法的所谓重点学校。中国青年报提到的名牌小学,类似这样的名牌学校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教育公平的损害。主持人 刘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