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有讲究
你也能根据五味选饮食
上周六,南京市名中医、南京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张钟爱教授受邀到快报健康大课堂与市民一起交流冬季养生保健。活动吸引了百余位市民参与,现场协办单位云南绿A南京分公司还为每一位到场者赠送了一份2010年的台历或日历。记者整理了张教授的部分讲课内容,供未到场的读者参考。
冬令进补先做引补
冬令进补是一些市民的习惯,但出现下列几种情况暂不宜进补:胃口很差,舌苔厚腻;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时;感冒、发热、咳嗽痰多时;极度虚弱时,即所谓的“虚不受补”。专家建议,冬令进补前不妨先做引补。所谓引补,即底补。所谓“底”,就是打基础,可先选用芡实炖牛肉,或芡实、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服,以调整脾肾功能,也可炖些羊肉,加生姜、大枣等,也有同样功效。在此基础上,再服补药可增加滋补效力,又不会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
冬季服用补药有讲究
有人认为,补药煎好后,每天2次随时都可服用,只要把药喝下去就能起作用。这是不对的,因为服用补药也很有讲究。
时间:一般来说,服补药以每日1包,分2次为宜,早晚各1次早上1次应空腹服用,半小时至1小时后再用早餐。晚上的1次,应在晚餐后2~3小时或睡前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
温度:补药不宜冷服,冬季更应当热一些。因为过冷易对胃部造成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功能。另外,过冷的滋补药不易被吸收,在消化道内滞留过久,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药效也不能充分发挥。
剂量:凡药皆有毒,补药也不例外。各种补药的服用剂量,因药因人因病而异,具体应请教中医师确定。
进补要不要忌口
很多人在进补时总要问医生,要不要忌口。其实我们平时生活中对饮食方面的一些宜忌要求,基本上也就是进补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暴饮暴食,饮酒过度、偏食挑食、过食生冷等间题,既是日常饮食中需要注意的,也是进补时应当避免的。当然,传统的一些忌口还是要注意的。例如,服用人参时一般不吃萝卜和茶叶。进补时尽量避免食用未吃过或平时不常吃的食物,如海鲜一类食品,以免食物的性味和药性相对抗或由这些平时未接触过的食品引起诸如过敏反应一类的问题,使补品达不到功效。
根据五味选择冬季饮食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味道不同,作用不同。
酸味:有收敛作用,能收缩小便,敛汗、止泻、涩精。冬季尿多,适当食酸味能收缩小便,如橘子、乌梅、山楂等。
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等作用。冬季适当多吃一些苦味食品如橘皮、苦杏仁、咖啡、茶叶、苦瓜等,可避免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甘味:即甜味,有补益和缓、解痉挛作用。甜味食品经肝脏代谢后可产生较多的热量,在冬季,它能帮助抵御寒冷。
辛味:入肺,辛味的食品可补养肺气。另一方面,辛味食品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辛味食品多偏热性,如葱、姜、蒜、辣椒等,寒冷时食用,可驱散寒冷,增加体热。
咸味:有补益阴血、泻下软坚散结等作用。冬季宜多食咸味,以补养肾脏,如海带、紫菜、海蜇等。当然,也不能毫无节制地滥食,否则反而会损伤心脏,同时对脾脏也不利。注意这里所说的咸不是指盐,而是咸味的药物或食物。快报记者 李鑫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