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5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银行参与发布司法解释让人很不爽
· “洋秋菊”
能要到个什么说法
· 官员批评《蜗居》就是言论违宪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2 月 1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洋秋菊”能要到个什么说法
  为未婚夫讨公道,美国姑娘朱莉在中国屡屡上访,她就是现实中的“洋秋菊”,她的上访感受,让我们有了再度审视体制痼疾的机会——比如说,为什么领导那么难找?为什么没时间接待上访者?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是什么精神?我不能确定,对于一群国内的上访者来说,如果他们的队伍中开始出现了一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们会不会突然有种“权利平等”的感觉?我也不确定,会不会有人一时间也倍感泄气:连“洋访民”都成了皮球被踢来踢去,那么自己又能怎么样呢,倒不如早早回家洗洗睡了。

  美国姑娘朱莉的未婚夫因邻里纠纷被拘捕,这个坚持认为未婚夫无罪的女孩,在接下来的5个月里,赴京、排队、申诉、等待,在经历了所有中国人上访必须的过程后,朱莉说她体会到了文化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差异与隔阂。“我觉得中国跟美国的法律条文区别不算太大,差距在执行上。比如按照信访条例第23条,信访机构应该给上访者书面答复,但是我从来没有得到。只是偶尔得到一张小纸条,告诉我下一次上访的时间,和我应该去解决问题的地方。”“我觉得,在中国有的地方,法律还是靠人、靠关系。”

  (12月14日《齐鲁晚报》)

  我们的权力体系,第一次不再因为其对象是一个外国人而网开一面,这或许是个进步,然而却也是一个苍凉的比喻。对朱莉未婚夫的案件,公正与否,我不能知道得更多。但一个出现在信访队伍中的朱莉,却依旧给我们带来一种观照。一方面,中国社会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构建的信访体系乃至法治体系,的确在朱莉这样一个新访民面前,展示出了一些制度惰性或漏洞。另一方面,这样的一个朱莉,也理当成为一面“西洋镜”,不仅照出了中美文化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差异,也照出了中国“关系社会”大于法治社会的积弊。

  或许对于朱莉来说,这一番上访的经历,足以让她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这不仅包括普通公民的维权之难,也包括官民间的距离之远。譬如她感悟到:在中国,找领导是件很困难的事:很多领导不在单位上班,或者“领导在开会”,其下属也不知道领导在哪里。

  一个出现在上访队伍里的外国人,极大地提升了信访话题的丰富性。但我们却无法从一个外国人身上,去感受更加真实的信访。朱莉固然获得了一个法治中国或关系中国的横截面,但她仍无法想象的是,这样的了解其实也只是浅尝辄止。至少对于一个外国人而言,她没有遭遇截访,没有被当成“不稳定分子”或精神病人,也没被强迫进入学习班。她也不知道,如果比照太原去年出台的信访条例,她这种进京上访的行为,乃是犯罪。如果她了解这些,那又将发现一种怎样的差异与隔阂呢?

  我们无法从一个外国人身上去感受信访之重,有关信访的种种艰辛,是一大群中国普通公民的独自承受,仍然每日每时都在发生。成为我们的现实,构成我们的命运。今年初,《半月谈》杂志曾经刊载一名乡镇干部写的他在信访工作中进行“截访”的真实经历,读来让人沉重。为此,《半月谈》在编者按中指出:一个基层信访干部的生存状态,折射着体制的痼疾,也在砥砺着那些“习以为常”的神经。——一个朱莉的出现,有着同样的“折射”与“砥砺”的作用。

  (作者系资深时事评论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