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健康需要一点“吃”心
· 乔莉的父亲看出了晶通电子项目背后的凶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2 月 1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健康需要一点“吃”心
  孔令谦 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友情推荐

  [内容简介]

  吃,是一门大学问。常见的一些疾病,至少十有八九和饮食不当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对,会吃之人才能吃走疾病,吃来健康。本书讲的是中医饮食养生,包括中医饮食养生观念、人群养生、四季养生、现代人典型体质养生等内容。作者孔令谦是孔子第76代传人,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先生嫡孙,著名中医孔少华之子,自幼秉承家学,对中医养生有深入研究。

  现代人越来越会吃,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国内的、国外的……各种花样和种类层出不穷,人人都是美食家。可是,从健康、养生的角度看,现代人越来越不会吃了,搭配不合理、暴饮暴食、营养过剩、节食过度……

  中国人的健康,在“吃”上是吃尽了苦头,“吃”出来的各种疾病数之不尽,最擅长吃的中国人反而不会吃了。

  营养成了健康木桶最短板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定律”,其大致内容是说,一个木桶能放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木桶壁上最长的那一根,而是取决于木桶壁上最短的那一根木板。根据“木桶定律”的核心内容,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人的营养健康就好比这个木桶,各种食物就是木桶的木板,缺了哪一块都要降低健康水平。

  经常有朋友、家人来问我,“我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要我说,您什么都能吃,什么也别吃太多,也不能什么都不吃。

  人天生就是杂食动物,看看您的牙就可以看出来,您这一口牙,有管磨的,有管切的,还有管撕扯的,不信您看看,磨牙用来磨碎谷物,切牙用来切断蔬菜,犬齿用来撕扯肉类,所以《黄帝内经》中说人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里的五实际上是泛指各种东西,意思是让我们在饮食的品种上要多样化,不能偏食,这也是中国传统饮食膳食平衡的一个基本原则。

  而现代人在吃上容易走极端,认为好的贵的就是有营养的,天天大鱼大肉,顿顿山珍海味,血脂高了不改,血糖高了还不改,真可谓是“吃”心不改。另一部分女孩子,则是为了追求苗条而顿顿不吃,弄得面有菜色。

  食养如太极,平衡为要义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是由阴阳二气形成,阴阳相济、水乳交融,是为太极。中医养生理论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内宇宙”,维持这个“内宇宙”平衡的也是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平衡了,百病不生、健康长寿。阴阳失调了,外在就表现为不适或疾病。

  食物也是如此,食物有其色、性、味,相宜相克,食物养生最讲究的也是平衡、和谐。所以,食物、人体皆为太极。讲究的就是阴阳调和、寒热平衡。

  什么是阴阳?以男性和女性来划分,男为阳,女为阴;以上下来分,上为阳,下为阴,比如上焦的心肺,滋补的话以补阳为多,下焦的肝肾,以滋阴为主,而中焦的脾胃位于阴阳交界,滋补以平和为主;以左右来划分左为阳,右为阴;以内外来划分,外为阳,内为阴;以我们人体的方向来划分,背为阳,腹为阴;以五脏六腑来划分,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以气血来划分,气为阳,血为阴。那么从中医的角度看,什么是病了?中医认为,阴阳失调了,就是病了。中医养生、食疗的基本原则就是四个字:“以平为期”,就是以阴阳平衡为目的,一切治疗的手段方法都是依照这个为最终目的。

  通过“损有余而补不足”来达到人体小太极平衡

  怎么才能“平”呢?损有余而补不足,就是要把过剩的、过量的东西适当消除掉一些,缺乏的东西通过饮食来补充一些。

  大多数40岁以上的女性都有过类似的“痛苦经验”,在坐月子的时候每天要吃大量的鸡蛋,即使你已经吃到想吐。

  鸡蛋是不是好东西?当然是。而且确实是产后进补的良品。进补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补不足,产后女性身体虚弱,每天吃两三个鸡蛋是为了快速恢复体力,可是如果强制性地吃下十几二十个,那就是“过犹不及”了。

  现在中国很多专家、很多养生图书上都提到,要多喝牛奶,对身体有好处。但是美国人就很少出现这种论调。为什么呢?是因为中国人就适合喝牛奶而美国人不适合?当然不是。因为客观上,中国人多数人,或者人均的动物奶制品摄入量不足,提倡你多喝牛奶是为了补这种不足;而美国人喝牛奶就跟我们吃米饭一样,他们身体里不缺这个东西,没有不足,所以没必要补。

  现在营养专家和医生经常建议城市人群少吃肉,尽量多吃水果和蔬菜。是吃肉不好?吃水果蔬菜才好?也不能这样下定论。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加上没有节制的饮食,肉类等肥甘厚味摄取过多,导致阴虚、内热、脾湿体质,引发肥胖、糖尿病等疾病流行,所以我们提倡“损有余”,少吃一点肉。

  还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盐,在古代,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等国家都把盐看成是很神圣的东西,对健康有诸多好处。但是现在,我们却一直在提倡限盐、控盐。是古代人错了吗?不见得。在古代,提取食盐比较困难,普通人甚至是王公贵族能吃到的盐很少,而现在盐是极为廉价的调味品。大多数现代人盐的摄取量是超标的,一个成年人一天吃的盐最好不要超过6克,老人和小孩以及高血压等疾病患者递减。盐入肾经,适量吃盐对肾是有好处的,但是过量就会伤肾。现在我们提倡少吃盐就是根据“损有余”的进补原则。

  谨慎调养脆如玻璃的身体

  当我们一旦发现自己不舒服了,往往第一个反应就是吃点药。不可否认,药物的短期效果很强,然而是药三分毒,大量吃药容易使自身免疫力更差,即使是患病之人长期服用药物也是不可取的。因此,与药物相比,食物疗法更应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选择。

  打个简单的比方,身体就是一个玻璃杯子,常温下就是阴阳平衡的状态,过冷或者过热是阴阳失调的状态。一个在冰箱里冻了几小时的玻璃杯和一个在火上烧得发红发烫的玻璃杯,怎样才能让它们最快恢复到常温?前者加开水后者加冰。但是如果你加了开水或者冰的话,会发生什么事?在温度恢复之前,杯子很可能就会破掉了。

  用药就好比是往玻璃杯里加冰或者加开水,虽然起效迅速,但是危险也大,所以医生在开药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能治病,还要考虑到患者的身体是否受得了——那个杯子是否足够结实。比如同样的病,中医给成年人开药,一些单纯的中药比例较大,而给小孩开药,则尽可能开一些温和的药食同源的食品,开中药的话量也会很小。

  那么怎样才能让杯子安全地恢复到常温,就是缓缓地放在常温环境下,让它自然恢复阴阳平衡——也就是食疗。

  从古至今,食补调养,无论是治病还是病后调理,乃至为了保持身体健康,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每一种食物对于防病和治病,都有各自的功能,可以这样理解,这些食物是带着使命同我们人类一样,同生在这个大的自然环境中,但因生长的地域不同,因而禀受天地的灵气就会存在差异。从中医角度来说,很多食物其本身就是中药材,食物和中药并无绝对的分界,不论是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还是鸡鸭鱼肉、海洋生物等,都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我们只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就能发挥其作用。值得强调的是,传统医药对食物的认识还体现在食物的性、色、味以及食物的气化功能作用,如食物的温、热、寒、凉以及升降功能等,这是由全息角度看待和分析自然界中每一个事物。

  古人讲:“天为一大天,人为一小天”。这是由天体运动变化规律,分析、研究我们人体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自然界存在升降规律,人体相应存在升降现象,作为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食物,同样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天是一个太极,人是一个太极,由人类组成的社会也是一个太极;食物也一样,每一种食物是一个太极,所有食物又可以共同组成一个太极,就连医生针对病症开的方剂药物组合,其实也是一个太极,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物物一太极”的道理。食物疗法就是通过正确选择食物,补身体所缺,使人体变失衡为均衡,从而使人体始终处于太极和谐状态。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