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5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京城第一玩家”的世纪绝学
· “第六感觉”神奇破案的故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2 月 1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京城第一玩家”的世纪绝学
  王世襄

  收藏界有一种说法,“北有王世襄,南有王贵忱”。11月29日,95岁的“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逝世。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滋养的文化人,王世襄的身上,带有上世纪文人举重若轻的文化情结。

  作为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他的标杆性在于,他深谙为人和生活的志趣。玩玩乐乐中,他创造出了明式家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世纪绝学,其传奇故事让人回味。

  “燕市少年”玩有道

  王世襄出生于1914年。其父任职当时外交部条约司,勤奋工作之余喜逛古玩店,买些残缺的古瓷标本。母亲娴雅高贵,持家之外,寄情绘事。王世襄就在这样温馨的家庭里度过了婴幼时期。

  小时候,家中有私塾老师教古汉语、经、史和诗词等。王世襄只喜欢诗词,后来,父亲专门送他到北京干面胡同美国人为他们子弟办的学校读书,王世襄从三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

  王世襄特别喜欢和京城诸多玩家交游,展露出“燕市少年”的特有风貌。他在燕京大学文学院读书时,还有臂上架着大鹰或怀里揣着蝈蝈到学校上课的惊人之举。他的玩家派头被同学视为荒诞不经,邓之诚在燕大算是名教授,老先生讲中国历史正兴致勃勃,忽听一阵蝈蝈声,同学哄堂大笑,敢情王世襄揣着蝈蝈葫芦进了教室,惹得邓先生恼怒起来,把他请出教室。

  他玩的东西多半属于民俗,但大俗的东西到了他这儿却玩成了大雅。最可贵的是他能留心玩的学问,与一般玩家不同的是,他不但能玩,也能写,大凡他玩过的东西,都留下了文字记载和他研究的心得。

  晚年的王世襄曾自嘲:“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秋斗蟋蟀,冬怀鸣虫……挈狗捉獾,皆乐之不疲。而养鸽飞放,更是不受节令限制的常年癖好。”

  为保护文物请求抄家

  1966年,“文革”的风暴席卷之初,王世襄耳闻目睹京城红卫兵“破四旧”的“壮举”,已经预感到家里多年精心收藏的明式家具、佛像、铜器、鸽哨、古籍善本和自己的手稿,都会不容分辩地被划入“四旧”之列,并在随时可能发生的乱哄哄的抄家中遭受无情的毁坏。那些年幼无知的中学的红卫兵,更难清楚这些文物的珍贵价值。在他们的“革命”行动中,家中的心爱之物肯定会遭到灭顶之灾。王世襄被迫起来“自我革命”,他主动请求抄家。他心里不愿意与这些朝夕相处的文物分离,但又不忍心看到它们毁在家里。面对“浩劫”,王世襄这种明智的选择使自己的珍品躲过了一劫,并在日后又重新收回了绝大多数的心爱之物。

  1969年,已经55岁的王世襄与国家文物局系统的一部分干部和职工一道,被下放到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改造”。王世襄回忆说:“我的前大半生是很坎坷的。‘三反’运动中被拘留过,1957年又被划‘右派’,到‘文革’中已是一个‘老运动员’。下放干校之前,我在国家文物局工作,当时身患肺病,医生本不让去,但军宣队坚持非去不可。没办法,只身来到向阳湖,住在四五二高地‘干打垒’的房子……”在这里,牧牛、放鸭、养猪、种菜、插秧……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这时的他,除了眼上那副眼镜还透着一丝文化人的痕迹,从神态装束看上去,已经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村野老夫。繁重的劳动、艰苦的生活,不仅没有压垮他,反而使困扰他近20年的肺病不治而痊愈。

  直到1973年夏,王世襄终于回到了北京,还带回不少湖北咸宁的花卉。此时,人们的狂热已经过去。他获得了相对“宽松”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注意“影响”的前提下,他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了《髹饰录解说》的修订上面。此书曾于1958年完成初稿,并刊刻油印问世。

  “玩”出“世纪绝学”

  回首一生,王世襄认为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有两件,第一件事情是日本投降后为人民收回几千件国宝,现在都藏在故宫博物院;第二件事情是文物研究著作《髹饰录解说》的编写。

  王世襄说:“《髹饰录》是中国现存唯一一本古代漆工专著。但全书文字简略晦涩,且类比失当,所以极难解读。过去此书唯一抄本远在日本,后经曾任北洋政府代总理的著名学者朱启钤先生刊刻印行。他知道我有这方面的志趣,遂将此书交给我诠释解说。”王世襄编写此书前后30年,除写作本身艰难外,又迭遭政治坎坷,但初衷不改,善始善终,于1983年终于正式出版,1998年修订再版。该书成为文物工作者、美术学院师生的重要参考书,成为漆器制造企业的主要教材,亦深受海外学人的重视,被广泛引述。

  文物专家傅熹年认为,在王世襄先生的学术成就中,家具、髹漆、竹刻三门,尤称绝学。据介绍,为了研究家具,王世襄直接与收购破旧杂货家具的旧货摊打交道,往往抢在被家具铺买去之前。他经常冒着严寒和酷暑,骑着自行车奔波于北京的街头巷尾,车后装着一个能承重一两百斤的大货架,架上放着棉绳、麻袋片和大小包袱,有时又来到鲁班馆家具店或晓市的旧木料摊;打鼓收旧货人的家,也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早年在搜集过程中,他的足迹遍布北京方圆几百里,连通州、涿县、保定也时时远征,不肯放过。大年三十,为了或许能从农家买到一件旧家具,他放弃全家吃年夜饭的欢乐,而在乡下睡冷炕,用脱下来的鞋垫在炕沿上做枕头,度过除夕之夜。

  据此,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影响尤大,全书近30万言,图700余幅,根据实物,结合文献,对明式家具的时代背景、地区、种类形式、结构、装饰、用材、年代鉴定诸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填补了我国工艺史上一段长时间的空白。有人说,他“玩”出了前无先辈系统之论、或后无来者可以继承的“世纪绝学”。

  ■玩家王世襄

  一道焖葱“香压群场”

  王世襄生前被称为“烹调圣手”,常应好友之邀,亲赴好友府上献艺。汪曾祺在《学人谈吃》序中写道,王世襄和几位朋友在一家聚餐,规定每人备料表演一个菜,王世襄做了焖葱这个菜,结果把所有的菜都压下去。

  宠物“凡所应玩,无所不玩”

  养蛐蛐、架大鹰、养狗猎獾、玩鸽子,王世襄还著有许多相关专著。

  挽救一项濒危民间技艺

  范匏俗称“模子葫芦”,是中国古代独有的一项巧夺天工的传统工艺。因为养蛐蛐要放置于葫芦内,因此在买蛐蛐时,王世襄又迷上了葫芦。20世纪50年代,范匏技艺濒临绝灭,1979年,《谈匏器》一文在《故宫博物院刊》发表,立刻引起了有志者的反应。

  自称“琴奴”研究《广陵散》

  王世襄妻子袁荃猷14岁师从汪孟舒学琴,后又经古琴国手管平先生亲授,琴艺很精。袁荃猷弹琴时,王世襄常伴左右,如此近60年,王世襄更自称“琴奴”。王世襄也开始专心研究中国音乐,最看重对古曲谱《广陵散》的研究,并在后来发表了专著《广陵散》。据《新快报》《南方日报》《济南时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