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提振内需的关键在城市化进程
· 官员借用汽车本身就是腐败
· 王鸿举现场报告让官员辞职祛魅
· 钓鱼案不需要这样的浆糊处理
· 高房价逼出多少行为艺术?
· 别以“安全”的名义欺负穷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2 月 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提振内需的关键在城市化进程
  【财经纵横之叶檀专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经济工作定调(新闻详见今日A3版)。从已经披露的信息来看,明年三大工作重点是保增长、调结构、促消费,听着平淡无奇,实际上每块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保增长有双重含义。明年的经济政策不会大起大落,经济稳定是重中之重,但同时也意味着,明年基建规模不可能在今年的基础上扩大,无度的刺激政策不可能长期存在;调结构意味着低碳经济、创新经济等被放在了重中之重,消费将比投资增长得更快,因此消费刺激政策不会轻易退出。明年的消费类企业仍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促消费并不仅止于车市与楼市的兴旺,而表现在消费的均衡发展,表现在居民消费而非政府支出在GDP中占比的提高。

  明年的市场前景在创新型企业中,目前勒紧中国经济脖颈的绳索,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够——我国出口的创新、品牌产品如今一直在减少。在基建投资之后,最大规模的投资将发生在低碳、航空、生物制药等创新型企业中,只要能在技术上求得一星半点的突破,政府愿意花极大的成本。仅举一例,我国智能电网整体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人民币。

  经济结构调整方兴未艾,所谓调结构,最重要的是做大央企规模、做强央企实力、减少央企数量。对于大盘股而言,市场最重要的看点除了并购重组还是并购重组,这两年不可能有其他热点。不容忽视的是,除了大央企上市之外,为了解决资金困难,小的国有控股企业将源源不断上市。如重要的铁路、高速公路包装成一个个项目拿来上市,与美国铁路建设高峰期相同,惟一不同的是,在所有的铁路项目公司中,铁道部都是惟一的大股东。因此,股市将处于窄幅震荡上升行情之中,高则低之,低则高之,由政府有形之手进行显性调控。

  未来能够在大城镇打开有效物流与零售链条的企业,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未来中国扩大消费的目标不会变,而扩大消费的主战场在城市化过程中兴起的中小城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与有效消费群体是正确选择。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今年由于税费刺激政策,使楼市与车市消费处于前所未有的高位。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短期兴奋剂不可能有长期疗效,甚至还会产生严重的负作用。如果刺激政策退出,楼市与车市将大幅下滑,如果继续对某些行业实行刺激政策,就相当于是单向补贴,会提高其他行业的成本,最终会传导到原材料等领域,形成普遍通胀。

  如果小城镇能得到发展,那么市场消费的增长点就在小城镇中,通过城市化进程,争取花十年时间让中国城市化率从目前的46%左右上升到60%,如此一来,目前正在建设之中的高速轨道交通就有了用武之地,一小时生活圈成为主战场,目前不被关注的大城市周边的交通要道将成为房地产升值的主区域,商业随之跟进。

  中国消费能不能提升,取决于两点,一是城市化进程是否顺利,二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能否培养出有效的消费群体。很明确的一点是,如果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剥夺了农民的财产性收益,使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成为贫民一族,中国的消费不仅无法得到提升,反而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政府补贴,越来越多的社会不满,中国的内需将无法得到拓展。

  中国的投资虽然多,但未来固定资产投资还会越来越多,因为高速轨道交通网络尚未建成,而低碳经济所需要的电网、电网配套设施建设、小城镇的基建如火如荼,绝对不可能大规模压缩;中国消费虽然不足,但未来不可能有跳跃式发展。除非居民收入大规模提高,否则,中国消费不可能出现跃升,所以说,进一步实现分配公平也是重中之重。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