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一个
完整的波段操作
买入权重股——申购指数型基金——基金被迫拉抬指数——险资借机抛出股票
短时间内大量赎回股票型基金——股基被迫卖股应对赎回——市场大跌——险资趁机建仓
最近两次险资赎回与股市大跌的微妙对应关系,逐渐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为什么每次股市回调之前都能看到保险资金巨额赎回的身影?本文通过深度分析发现,以平安为代表的保险资金通过同时投资权重股和指数型基金,并且利用它们之间的对冲效应,创造了中国式的投资策略——“割韭菜”,正是险资导演了股市短期内的涨跌,加速了指数的震荡率。
险资操作与市场走势的微妙暗合关系
11月19日,大盘站上3300点整数关口的第二天,中国平安赎回了30亿元左右的股票型基金,随后几日市场传出关于中国平安先后赎回100亿元股票型基金的消息,市场解读,因为平安打响了第一枪,基金被迫砸盘,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了市场的大跌。
这已经不是平安第一次扮演始作俑者。相似的情形在8月初也曾上演,当时由于中国平安曾大举从基金市场中抽离80亿元资金,其他保险资金也紧随其后参与减持,导致基金大量抛出股票,造成了指数超过20%的跌幅。
有市场人士分析后认为,平安此次大规模赎回基金,更多的出于业绩考虑,配合年底做账的需要,获利了结以提高年报利润,而并非市场认为的平安在看空后市。但这并不足以解释平安赎回的巨大动力,其后自有更为精准的操作策略。不容忽视的是,平安的波段操作却实现了再一次“割韭菜”。
具体的操作手法是:在市场处于低位时,以平安为代表的保险资金先在股票市场买入权重股,然后再申购指数基金和股票型基金,让指数基金拉抬股指,而保险资金借机抛售股票;接着赎回基金迫使其卖股票,导致市场大跌,为其迎来新的建仓机会,如此循环操作,实现周而复始的“割韭菜”。
高仓位的基金成为险资“割韭菜”的工具
据记者了解,中国平安2009年下半年的投资策略就是在“2800点至3400点之间来回做波段”,中国平安高层亦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表态:今年权益类仓位严格控制在10%附近。而平安是如何实现这种波段操作的呢?通过对8月份的故事的复盘,从中可以窥知一二。
8月10日,保险资金大规模赎回基金和券商理财产品,平安大举从基金市场中抽离80亿元资金,当时大盘在3300点附近。而从公司的三季报看,其期末权益投资金额655亿元,比6月末下降12%,同期沪深300(3668.832,25.34,0.70%)只下跌了3.5%,因此在赎回基金的同时在股票方面也伴有明显的减仓。这一轮操作锁定的收益使得中国平安的三季报相当亮眼,在三季度沪深300下跌了3.5%的背景下,平安净资产仍然持续增加。三季度单季投资收益为108亿元,高于二季度的95亿元。可见,平安对二级市场的把握远超过普通投资者。
而在股市回调之际,新一轮保险资金入市开始了。8月19日股指击穿2800点,跌破平安预测的股指波动下限,机会开始显现。8月20日,身手敏捷的中国人寿开始进场,短短一周内,人寿分四批申购了规模约为200亿元的指数基金。
擅长波段操作的平安自然不会甘于人后。8月25日下午,中国平安又申购1亿份左右的偏股型基金。8月27日,有媒体报道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通过大规模申购指数型基金,看多后市。
从当时的市场走势看,在8月19日跌破平安预测的2800点箱体底部后,大盘就开始触底反弹,一路向上,虽然道路有些曲折,但前途光明,上证综指始终在2785点上方运行,由此看来保险资金在赎回后又进行了一次完美的抄底。
表面看来,平安准确地把握了市场运行的脉络,近乎精确地预测到了市场的顶和底,战胜了市场先生。然而,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像平安这样拥有大量投资资金的机构投资者,他们的每一次操作也在影响着市场的运行。进而,他们可以利用自己在资金方面的优势左右市场,谋取利益。这有如一个完美的“割韭菜” 过程。
形如平安的大机构先行买入上证50指数成份股,建仓后,申购指数基金,而指数基金必须被动地跟踪指数,被迫大量买入指数股,大盘股的供需平衡被打破,股指上行也就成为了必然。
短期来看,市场上形成了一股强烈的做多氛围,指数开始活跃起来。随着股指的上涨,市场整体出现高估现象,当整体高估10%-15%以上时,比如3000-3500点,大机构开始逐渐减持手中的指数股。
由于有指数型基金被动接盘,供需关系并没有完全失衡,指数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但股指的上升速度已较前期明显趋缓。当机构手中高估的股票出售得差不多时,他们开始大规模赎回高估值的基金。前期,机构为了避免基金受赎回压力影响,卖出股票造成基金净值的损失,他们往往会在下午2点左右开始突然大量地赎回手中基金。如此一来,基金来不及卖出股票,净值没有出现大幅下降,机构可以按照一个相对较高的净值赎回基金。
次日,在大额赎回压力下,指数基金被迫抛售股票,再加上大机构赎回股票本身就是看空信号,就可能导致股市明显下跌,而大机构会以非常从容的姿态对全天下说“从容撤退,虎口脱险”。而等跌到一定程度,大机构再次进场,新一轮“割韭菜”又开始了。与此相对应的是,最近的7个交易日,中国平安三季度重仓的双鹤药业、深发展、建设银行也是步步下跌,跌幅均超过大盘,其中双鹤药业累计跌幅更是超过10%,的确可以看出保险资金的减持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