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一评再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矿难”不仅仅发生在500米井下
· “官意”为何总难顺应“民意”
· 让刑讯逼供者把牢底坐穿
· “奥巴马女郎”
为何喧宾夺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2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官意”为何总难顺应“民意”
  ↓“官员称”为何敌不过“网友曝” 中国青年报 11月25日 作者 石敬涛

  11月以来,国内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雨雪低温天气,武汉、重庆、西安、南京、杭州等地相继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的情况。对此,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称,供需不平衡是当前天然气紧张的根本原因。

  (《人民日报》11月24日)

  [中国青年报一评]

  在公共空间,有两种声音,很值得研究和推敲一番。一个是“官员称”——很多公共管理部门针对舆论的一些热点问题,或主动、或被动地对民意进行回应。比如,官员称“我国的教育乱收费问题已解决”;“林嘉祥是个好干部”;“中国看病最不贵最不难”。针对当前的天然气供应紧张问题,又有官员称,供需不平衡是当前天然气紧张的根本原因。言外之意,话外之音,时下的“气荒”,与公众质疑的垄断无关,与垄断企业借机“逼宫”,迫使政府上调天然气价格无关。只谈“根本原因”,对垄断经营、借机逼宫等“次要原因”闭口不谈、刻意回避,这种“官员称”显然难以服众。

  不难发现,在医疗、教育、住房、油(气)价等诸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上,面对公众的满腹狐疑,一些“官员称”却只顾自说自话,不是答疑解惑,甚至替利益集团打圆场、开脱,以答非所问的方式,回避来自公众的质疑。于是就出现这样一种舆论场景:一边是饱含质疑甚至愤怒的民意,一边是“官方称”的自说自话甚至“合情合理”、举重若轻的回应,有的甚至“睁着眼说瞎话”。与此相对应,“网友曝”越来越吸引眼球,赢得民意。

  “官员称”敌不过“网友曝”,官意与民意存在距离,这种反差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惑:到底是民意民情太盲目,公共管理部门确实被“冤枉”了,还是面对咄咄逼人的民情民意,“老到”的官意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和民意打起了“太极”?“官员称”和民意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笔者认为,越来越多的“官员称”太随意了,“称”了就“称”了,不管对不对,也没有什么成本和后果。如果说“网友曝”是一种很恶劣的新闻文风的话,那么“官员称”则是一种恶劣的官场生态。

  “官员称”为何如此轻佻和随意?显然,我们尚缺乏一个畅通的官意与民意的对接平台和机制。对于民意的质疑,官意往往通过轻飘飘的几句“官员称”了事。而对于站不住脚的“官员称”,民意没有足够的能力给予“还击”,没有有效的机制和对话平台进行“叫板”,只能通过网络跟帖等极为有限的方式“泄愤”,从而造成“官员称”与“网友曝”各自为战,官意与民意自说自话,曲调不一。

  [现代快报再评]

  这篇评论涉及到四个问题,我的看法是:一、对“官员称”,对一些掌权者的说辞必须保持质疑心,这是不分国家和制度的,英国目前正在质问前首相布莱尔就伊拉克战争资讯对民众的欺骗。二、“网友曝”是公民意识觉醒的表现,是民主监督在新技术时代的实现途径,值得庆幸。三、顺理成章地,“网友曝”的可信度比“官员称”要高,而“官员称”之所以往往信口雌黄,确是因为现在官员说假话后果一点不严重,群众即便揭穿了他,似乎也不可能进一步处分他。四、说“网友曝”是一种很恶劣的新闻文风,我觉得太过分,应该说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种种原因,传统媒体报“负面”新闻严重受限,于是很多人选择了自己在网上“曝光”,而传统媒体就以“网友曝”这个已然发生的新闻事件再报道,这是一种良性的“合谋”关系。这是中国互联网的特色,也是新闻界的新现象,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绝对是一件幸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