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更频繁了,主城等候公交的时间少了,市民的“幸福”指数增加了,但新的交通堵点却在悄然形成。昨天出炉的《2009南京交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南京快速化道路系统为缓解老城交通压力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广州路、珠江路的交通拥堵状况进一步恶化,而大光路、光华路随着交通量的增长,成为让司机头痛的地段。快报记者 鲍铭东 毛丽萍
出行更频繁,公交依然不快
居民出行抽样调查显示:2009年主城居民人均出行次数为2.77次/日,2003年至2008年平均出行次数为2.74次/日。
2009年主城居民的出行方式中机动化出行比例为36.96%,主城居民三大出行方式的时耗分别为:步行18.8分钟,自行车23.2分钟,公交51.4分钟。自行车出行时耗基本与去年持平,公交出行时耗与去年(54.2分钟)相比有所减少。
虽然主城公交出行时耗与去年相比有所减少,但51.4分钟的绝对数值依旧不低,而2001年这一数值才43分钟。这表明,由于道路施工建设较多,公交的通行能力受到影响,这从公交因施工而临时绕道的频率为历年最高也能够体现出来。相比主城而言,外围居民的出行难度在加大,这与宁溧路改造、大桥拥堵等问题直接相关。
公交线网优化提高效率
年报显示,55.6%的市民对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总体情况比较满意,不满意的只占4.9%,有明显下降。
由于去年相关部门开展了公交线网优化调查,因此年报首次反映出公交客流的分布:中央路、中山北路、中山东路、中华路、龙蟠路等老城主要干道是公交客流集中的主走廊,其次是通往浦口和江宁的关键通道,如长江大桥、宁溧路等。
另外,公交专用道的开辟,为保障公交车专用路权、提高运行车速、提高公交服务水平、节约运力运能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以40路为例,线路全长14.5公里,全天平均车次约520次,在龙蟠中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后,40路的单边路准时间由58分钟缩短至48分钟,在保证正常运行间隔下配车数由55辆减少到45辆,线路运行效率与运营收入均有提高。
小汽车成机动车交通主体
私家车拥有量仍在飞涨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截至2008年底,全市民用机动车(含县、区)保有量已达到94.2万辆,比上年增长9.9万辆,增长率达11.8%。
年报公布了今年4月进行的交通调查:市区主要路段小汽车比重较高,占道路交通流量的2/3左右,这表明随着私家车的飞速发展,小汽车越来越成为了城市机动车交通的主体,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在非机动车构成中,自行车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5.5%,电动自行车、助力车的比重较去年上升6.4%,超过了50%。老城内部道路上自行车与电动车、助力车的比例相当,而在老城外围道路上,电动车与助力车的比例高于自行车。专家认为,非机动车交通呈现快速化、准机动化的趋势特征。
最堵路段车速不到10公里
2009年南京市主城居民出行有明显的早晚高峰,而中午出行高峰不明显,主城居民出行早高峰为7:30-8:30,晚高峰为17:00-18:00。而在这个早、晚高峰中,市民出行不畅。调查显示,市区老城区干道车速在高峰时段仅为16.4公里/小时。
年报显示,市内快速路平均车速为43.3公里/小时,其中玄武大道、纬七路的车速可超过50公里/小时。“经六纬九”主干道平均车速为26.5公里/小时。老城区主要干道高峰时段车速较低,平均车速为16.4公里/小时,老城外围外主干道平均车速为29.4公里/小时,其中河西中部片区干道车速相对较高,车速大多在40公里/小时以上。而公交也跑不起来,早高峰平均运行速度为15.9公里/小时,而南京主城区内线路平均运行速度为15.3公里/小时,联系外围新市区的公交线路的平均速度为18.9公里/小时,比主城区公交线路平均快23.5%。
在市区主要路段行程车速图上,有三个路段车速小于10公里/小时,汉中路、北京西路、虎踞路(广州路路口—北京西路路口),这个速度不亚于步行。
对外交通压力在东南
此次交通年报首次将都市区主要对外各出入口的交通分析列入进来,年报反映,南京都市区主要出入口公路交通量平稳增加,宁杭高速公路南京段的开通,为缓解宁宣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起到一定作用。宁小公路、宁丹公路、宁芜公路的近城段交通量较大,除了对外交通功能,还承担了大量的城市市内交通功能。交通日益拥堵,需要尽快开展道路改造。
从交通量的分布来看,南京至东部、南部地区的交通量远远大于往西部、北部地区,反映了南京在区域层面上承东启西的作用,一方面受上海经济强核的辐射影响,一方面对苏北、西部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如南京都市圈向东部、向南部的日车流量各为20万辆,向北部地区日车流量为10万辆,向西部地区更少,只有5万辆/天。单向日交通量在3万辆以上的都市圈出入口有麒麟门、板桥、葛塘三处,铁心桥也接近3万辆。
大光路、光华路
成新堵点
去年,城东干道、新模范马路隧道、城西干道、纬七路高架等组成的快速井字内环闭环后,快速路系统承担了大量的通过性交通,为缓解老城交通压力起到重要作用。年报显示,玄武大道快速化改造后,通行能力大大提高,交通量较改造前增长了86%,纬七路高架与城东干道(通济门桥)的交通量较去年有较大增长,部分快速路段已经接近饱和。
受道路建设施工的影响,交通量分布发生变化。如汉中门石城桥2008年改造竣工,2009年交通量有一定恢复,但受地铁施工影响,交通量上升不快。水西门、集庆门的交通量有所下降,这是因为部分交通量转移至汉中门、应天大街。城中与城南联系通道中,通济门的交通量增长较快,2009年增长18.60%,反映龙潘中路快速化后对车流的吸引愈发增强。城中与城东联系通道中交通量变化最大的是玄武大道,快速化改造后交通量增长了86.45%。城中与城北通道中红山路的交通量下降了41.92%,这主要是因为玄武大道快速化改造后,一部分南北向交通从红山路转移至经五路(墨香路)。
在主城主要干道中,交通量基本保持平稳,部分干道由于周边路网改善,交通流的分布发生改变。如模范马路快速化改造完成后,道路通行能力大大提高,吸引了更多机动车交通流,导致周边平行道路(建宁路、北京西路)的交通量有所降低。广州路、珠江路的交通量较2008年有一定增长,交通拥堵状况进一步恶化。大光路、光华路的交通量增长更快,成为城市交通的新堵点。
年报还罗列了老城内主要干道节点高峰时段的拥堵点,这些点主要出现在中央门、山西路、新街口、珠江路区域。城东干道与城西干道沿线节点也普遍拥堵,有些已达到严重拥堵,如龙蟠中路-大光路交叉口、龙蟠中路-珠江路交叉口、虎踞北路-汉中门交叉口等。老城外围地区节点运行状况相对较好,拥堵点主要有和燕路-红山路交叉口、光华路-御道街交叉口,拥堵原因主要是行人干扰严重或局部路网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