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近日决定,从今年11月起,综合水价由今年初每吨4.2元调至3元,供水企业出现的亏空费用由齐齐哈尔市政府负担。据有关部门测算,这个“窟窿”每月在百万元左右。在全国许多地方不断传来“水价上调”消息的时候,齐齐哈尔此举自然迎来了市民的普遍欢迎。
(11月24日《人民日报》)
水价下调?在水价上调成了必选动作的今天,下调水价让人刹那间不敢相信。就在昨天,有一则新闻提前给人们预警,“目前,随着水、电、气、菜、肉、钢材等的涨价,新一轮价格上涨似乎已经山雨欲来。”在这种情景下,下调水价确实太久违了。
惟其稀罕,才显卓尔不群,惟其卓尔不群,才显可贵。齐齐哈尔下调水价之所以成为新闻,显然是因为从来只见水价涨,哪闻水价降?想到这里,更让人萌生出悲凉之感,在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有升有降才属正常,有网友说:“看人家,不涨反降,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是不是充满黑色幽默意味的反讽?
从报道看,齐齐哈尔降水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细节值得一提。一是,当初提价时走了相应的程序——听证会期间,涨价方案遭到一些代表的反对。同时,在齐齐哈尔物价局接受群众投诉的五大热点中,水价就是其中之一。也正因为如此,齐齐哈尔市决定,从今年11月1日起,暂停收取供水二次加压费,综合水价下调至3元/吨。
由此可以看出,供水企业不是不想涨价,但遭受到了民意阻击;也召开了听证会,但听证代表没有“被代表”。另外,水企改制没有“一卖了之”也是重要原因。黑龙江省供水协会副会长于培全表示,水企“一卖了之”的做法是无视供水事业的公益性质,而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国有控股”。齐齐哈尔市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的水价将坚持公益性原则。
一卖了之,这是一些政府部门最擅长的拿手好戏——既能拿到钱,又可以甩包袱。但不是什么都可以待价而沽,像公交、供水这些公共服务,一卖了之非出事不可。道理很简单,公共产品一定是不能过度市场化的,该政府担负的责任,政府一定要担负起来。否则,一旦彻底推向市场,必将引来不堪收拾的局面。
齐齐哈尔降水价是不是完美的范本,有待现实检验,它是不是解决了所有的制度性病灶,也不能过早下结论。但只要把握好尊重民意和保持公共产品公益性这两点,变态的价格上调就会少一些,这是齐齐哈尔降水价作出的最大贡献。
(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