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6万毕业生昨赶招聘大集 银行商贸电子业需求旺
· 人才大集路向何方
· 求职,别打这种没准备的仗
· 苦等3小时,面试总共不到15分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2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人才大集路向何方
  毕业生觉得没效果,好单位不热衷

  人才大集路向何方

  又逢高校毕业生求职时,几十万年轻人奔波各地,赶集求职。然而,人气蒸腾的人才大集收效如何?昨天现场做了一番调查。

  毕业生:累了一天一无所获

  赶这大集,用人单位租场地、发信息、布展台,哪样都得花钱。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标准展位以每个800元计,一天下来,1000家单位至少掏80万元。这个钱虽然绝大部分是政府埋单,仍是笔不小的开支。各省辖市组团赴南京招聘,少说派出1000人,往返交通、食宿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毕业生心疼的不只是钱,还有耗不起的时间。在南京江宁、仙林、江北大学城,毕业生跑到河西不容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毕业生小林说:“我们全宿舍早上6点就出发了,挤公交、转地铁,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外地学生跑到南京成本就更大了。南通大学的小郭说,学校包车,早上5点的,紧赶慢赶,到招聘会场也9点多了。“会场有三个厅,每个厅都好大,我花了两小时一个厅都没逛完。由于回去的车是下午1点发车,我又急着和同学会合,基本上没什么效果。”小郭告诉记者,他总共投了6份材料,全被拒绝了!在一家银行排了1小时,到跟前,三言两语被打发了。还有一家大型集团,十几个分公司摆出一溜摊位,可挤到跟前,多数被拒:要么是要名校的,还开出一堆条件:英语专业八级、女性身高有要求;要么学历不够(招本科生的专场非要研究生);要么不是当地人。

  参加完这场“大集会”式的综合招聘会后,记者和大学生交流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累,而且一无所获……”

  单位:优秀人才不赶大集

  在南京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展位前,排了三路长队,但没一会队伍就散开了,然后又有人来排。记者看到,原来该单位的工作人员全都在分发招聘宣传册接收简历,“这家单位今天不是来招人的,只是来展示的。”一名毕业生指着该公司展位上摆放的自家生产的各种汽水饮料说。

  同样,农业银行的招聘展位也很大,但却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在现场,“不现场接收简历,毕业生可以到我们银行的网站上去投,或者是参加这个月26日的南京审计学院和南京大学的两场校园招聘会。”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银行网络招聘能收到上万份简历,网上“相亲”后,再通过校园招聘会约见考察,比较能招到合适的人。

  几乎所有的银行在现场收简历的同时,都不忘再放一块校园招聘会的海报,“优秀人才不赶大集,所以即使来过这场招聘大集后,还是要多跑几家重点院校的。”一家银行的招聘主管说。

  专家:就业市场重在交流

  对人才大集的效率,其实各方也早就想到有这样的结果。人才市场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毕业生大集“成功率多少不好讲”,让用人单位跟毕业生面对面,大家摸摸行情,可能最现实。

  记者从各个高校了解到,目前一些实力雄厚的单位特别倾向于采用校园招聘的方式招揽人才,他们往往会在招聘前先举办宣讲会、见面会等和毕业生进行交流。其实,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都需要互相深入了解的机会。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周坚强建议,有关部门应该跳出简单组织招聘会的误区,重点放在如何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互相增进了解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