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再现了纠缠中美两国十几年的知识产权谈判风云,解密文明战争背后国家利益的维护和争斗,展现了铁娘子吴仪的风采和性格,也对大国之间政治较量和经济博弈做出深刻的描绘。
[上期回顾]
美国人坚持要在中国建立美国的出版社、音像公司及其他独资公司和合资公司,但中国代表巧妙地利用了一张“虚牌”,让这个大难题按照中方的意愿解决了……
1995年2月26日,谈判的最后一天。谈判厅里,双方代表还在紧张工作。
这天正好是星期天。周末观念非常牢固的美国人已经买好了回国的飞机票,准备一离开谈判厅马上就直奔机场。但是,由于谈判中不时出现分歧,草签仪式一拖再拖,他们不得不退了机票。谈判好像是一个烂泥潭,他们的双腿陷在里面拔不出来了。从一些美方代表的情绪看,他们已经有点熬不下去了。
到今天,双方代表已经在谈判厅里连续谈了12天。这可不是一般的谈天,而是紧紧张张地谈,加班加点地谈,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谈,在激烈的辩论中谈,在口干舌燥中谈。谈到最后,双方代表从体力到心理都开始有点坚持不住了。
不少中方代表谈病了,美方代表也有几个人患了感冒。天气很冷,谈判厅里也很冷,爱打扮的莱尔每天穿裙子,别说谈得太苦太累,冻也冻感冒了。她嗓子很疼,与中方争吵的时候嗓子开始嘶哑。她主动向中方要感冒药。中方有的代表说:不给她药,省得她跟中方吵。但善良仁厚的张月姣还是给她找来了药。
午饭都在谈判厅里吃。美方吃比萨,中方吃麦当劳。美方吃麦当劳,中方吃盒饭。谈到最后,连麦当劳也不想吃了,因为谈得太累,就想喝一口热水。谈判常常误了吃饭时间,中方代表就到附近的小饭馆里随便吃几口饺子喝几口热汤。
有时谈到深夜,饭也没有了,双方代表就吃糖块充饥。大家谈出经验了,进谈判厅的时候都带糖。谈得顺利的时候,双方代表就往对方桌面上扔一些糖块表示友好。但李森智和莱尔从来不管别人,只顾吃自己的巧克力。再谈到后来,谈判厅里预备的矿泉水也喝完了,习惯喝矿泉水的美国人只好跟着喝茶……
穷极无聊的美国人唱起歌来了。先是一个人哼哼唱,后来几个人一起唱。
他们唱的是什么?中方代表开始时听不明白,但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儿。看美国人唱歌时那副奇怪的表情,似乎歌词也与谈判有关。
仔细听一听,原来是一首美国歌曲的调子,但歌词是临时填上的:“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纽约,我的家乡。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外经贸部,这个监狱……”
看来,美国人确实顶不住了。
协议文本终于核对完。双方交换文本,准备举行草签仪式。
就在这个时候,来自海关总署的代表孟扬突然发现协议中还有问题——美国人加进去的一条私货在核对时没有查出来。这一条的内容是:中国海关人员可以应约到美国去就中国所关心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提供建议和帮助。
表面上看,这一条似乎没什么问题,写的是美国方面承担的义务。但美国人为什么这样主动写进自己的义务?
这里面有猫腻。
孟扬提出:必须拿掉这一条。即使不要美国人给海关的援助,不要他们的大型计算机等设备,也必须把这一条删掉。
这一条的问题很严重吗?
孟扬说:很严重很严重。
这里面有美国人的良苦用心。中国海关正在与美国海关谈判一项互助协议,美方在谈判中提出一项要求:美国的海关人员到中国来提供建议和帮助。中国海关拒绝了这一要求,坚持一条原则:不让美国海关人员到中国来,同时中国海关人员也不替美国办事。美国人在海关谈判中没有实现的要求,却在知识产权谈判协议中悄悄加进来了。如果协议通过了,美国人在海关谈判中就有了理由,就会说:双方有协议,你没道理不允许我到你中国来。这会使海关在下一步的谈判中陷入被动。
孟扬很着急,都要哭了。
这时候文本已经交换,最后期限也到了,总不能把整个协议推翻吧。中方代表团紧急研究,想来想去,只能采取变通的办法。外经贸部副部长孙振宇给海关总署负责同志打了一个电话,解释了造成这个失误的原因,建议为了整个谈判的大局,这一条就不要拿掉了。不然,整个协议会受到影响。如果因为这一条达不成协议,后果严重,损失更大。海关负责同志顾全大局,非常体谅代表团的难处,明确表示,服从全局,不能因为这一条影响协议的签订。
这个问题解决以后,协议的草签仪式准备进行。
美国人又突然叫起来了:“NO!NO!”
他们也发现协议中漏了一条要求。这一条的内容是:按照最惠国待遇,美国的有关协会可以在中国设立机构,通过法律途径收集一些侵权事实,并在将来的诉讼过程中作为证据。这一条在谈判中提出过,但最后打成的正式文本中却忘了写。李森智和莱尔找张月姣,巴尔舍夫斯基找孙振宇,非常着急地要把这一条加上去。
美方:“这一条必须加。没有这一条,我们回去不好交代。”
中方:“加这一条等于重新谈判。不能加。”
美国人向中方再三求情,看样子,他们是真的着急了。这样就给中方提供了一个交换的机会。
中方:“你加这一条,有个条件,把海关那一条删去。”
美方:“删掉那一条可不行。”
中方:“不删,你也甭想加。”
美方代表紧急商量对策。李森智和莱尔做不了主,巴尔舍夫斯基也做不了主,就当场给华盛顿打电话请示,华盛顿竟然同意了。
于是,双方做了一笔交易,皆大欢喜。
双方代表紧紧张张地收拾桌面上的东西,准备去参加协议草签仪式。这时候,中方一位女工作人员在洗手间里意外地发现了莱尔。莱尔此时已经非常疲劳,她抓紧点滴时间梳洗打扮,又是抹粉,又是涂口红,看来是要在草签仪式上掩饰自己的狼狈。被中方人员在这种地方发现,她有点不好意思,边慌慌张张地化妆,边说:“下一次到中国来,一定要问清是干什么的。如果让谈判,我再也不来了。这真是太困难了,太困难了……”
夜里11点,签字大厅的门终于敞开了。
谈判的“最后期限”这时实际上已经超过了。白宫和中南海都在屏住呼吸注视着这个地方。全世界都睁大了眼睛注视着这个地方。
巴尔舍夫斯基和孙振宇并排走进签字大厅。他们身后跟着的有张月姣、段瑞春,李森智、莱尔及参加谈判的双方代表团全体成员。大家在签字长桌后面排成了两排。这时候,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前来出席草签仪式,她的出现引起了掌声。
等候了整整一天的中外记者拿起“轻重武器”一起向他们“开火”,摄影机摄像机的镁光灯在大厅里不停地闪烁。
草签仪式正式开始。美国贸易副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和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孙振宇分别代表双方代表团在协议上签了字。
半个月后的3月11日,坎特飞抵北京。他是来参加中美知识产权协议正式签字仪式的。
这次签字仪式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小细节:由于这次谈判的协议不是联合公报,也不是谅解备忘录,而是各自给对方写一封信作为换文,吴仪和坎特本来只在自己给对方的信上签字就行了,但他们两个都忙中出错,在对方给自己的信上也签了字。但在这样的场合,也顾不得改了,只好留待以后再说了。
签字仪式上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小花絮:路透社记者白杰夫手拿一张光盘问吴仪:“吴仪部长,这是一个著名软件。四个星期前,一家非法生产软件的公司被取缔。而现在,这家公司又在出售这种软件,价格为150元至200元人民币。而这种软件的真正价格是2万美金……”吴仪回答说:“昨天,我国刚刚发布一项通知,要求各地严肃查处盗版行为。”而后,吴仪又把白杰夫叫到身边,问:“这个盗版软件是从哪个地方发现的?你告诉我,我立即派人去查。”
签字仪式顺利举行,吴仪和坎特举起香槟酒互致祝贺。
吴仪:“相信新协议将会成为中美经贸继续发展的新的转折点。”
坎特:“中美双方都是赢家。”坎特还宣布:中美两国同意重开复关谈判。
3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了坎特,高度赞扬了两国就知识产权谈判达成的协议,给这次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