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个父亲写了25年的书,当仁不让,好为人师,有问必答。高老师看透世情人生,颠覆传统教育,道出家教真谛,指点天下父母先把自己调教好。《精养女儿实验报告》只是卖了一个如何教育小孩的概念,世上本来没有坏孩子,因为人都是受社会影响的,而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故而,坏孩子都是被家长和老师教坏的。
[上期回顾]
女儿爱帮助别人,经常给乞丐一些小钱,作者告诉她,为善必须先有钱,为此,8岁的时候,她便有了洗碗挣钱的经验;有一次,女儿将一名乞丐带到家中,结果,外公的收音机不见了……
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
1992年,我们夫妻俩决定在不放弃第一职业的同时,做一份第二职业——开饭店。开饭店是要找店面的,在小学读书的女儿下午放学后,我们带着她一起去找店面。我们看中了无锡市崇宁路一条街,一来这里是市中心,二来这里饭店云集,已经“店多成市”。可是问题来了,这里的门面不是住着人家,便是正开着店,也就是说,我们看到了店面“一空难求”的现象。好在我们懂得现象不等于本质的道理,好在我们知道要调查研究。于是,我们带着女儿挨家挨户询问,哪家住户愿意搬家,哪家店铺愿意转让。问了一百多家,终于有一家理发店愿意出让店面,因为我们给的房租是每年2.5万元,而店主开理发店的收入当时是每年1万元左右。以此为例,我们告诉女儿,“住着人家”、“正开着店”、“一空难求”都是表面现象,本质是,只要价格合适,有些人是愿意重新选择的。
从社会实践中悟出来的道理是终身难忘的。几年前,我们家看中了一个住宅小区,很想在此买一套搬进去住。可到物业管理处一问,回答是这里户户都有主了,没有一套可供出售。已有好多人来问过了,均扫兴而去。思维方式不一样的人就是不一样。我女儿当时就意识到,这个小区无房可售也许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也许像股票一样,原先买进的人愿意抛出来呢?于是她就每家每户“送”纸条,询问愿不愿意将房子转手。果然,还真有几户人家愿意出售呢。我们现在的住房就是这样买进的。
以别人的错为鉴
中国改革开放启动了股市。我是1992年开始带着刚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炒股的。据说,在股民中,大部分是输钱的,赢的只是少数。我对女儿说,炒股的专业知识我们比较少,但我们可以用好的思维方式去炒股。既然大部分人在股市中输钱了,那我们和大多数炒股的反过来做,不就赢钱了吗?于是我和女儿就到股市营业部去问10个股民,哪只股票最不好,结果7个人说金杯汽车这只股票最不好,说它跌幅最大,跑输大盘,已有很多人被深套。于是我们毅然买进“金杯汽车”。第二天,大盘涨了,这是运气,不是我的判断,但当天总共58只股票中,“金杯”涨幅第一,则完全是选择的胜利。后来,我们在什么时候买进、什么时候卖出的问题上,也坚持和大多数股民反着做,我们看到证券营业厅门口自行车稀少了,就买进股票,当看到那里面人头满满,就卖出股票。
和大多数股民反着做的方式,使我们跑赢了“大多数”。我对女儿说,我们跑赢了“大多数”,不是因为我们聪明,只是因为“大多数”不聪明,他们追涨杀跌,把好的东西看得太好,把坏的东西看得太坏,而且跟风,缺乏自己独立的判断。“大多数”往往是反面教材,从中是可以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的。
女儿的悟性很好。有一次我和她一起乘公共汽车去常熟。车上,几个骗子用红绿两种颜色在骗一个农村妇女的钱。无论那位村妇押的是红或绿,每每必输。女儿看在眼里,笑在心里。她于是和那位村妇“反做”,她押红的,女儿就押绿的,她押绿的,女儿就押红的,赌注每回是她的一半。结果可想而知,村妇还是每押必输,女儿则和骗子一样每回必赢。
在女儿的日记本上,我看到她这样的一条语录:“以别人的错为鉴,是通向正确的捷径。”
次次当做第一次
女儿从小就很聪慧,聪明的孩子学东西快,也容易掉以轻心,所以我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注重教育她“次次当做第一次”。
女儿从小练字,二年级的时候书法已经不错。有一次我翻看她的写字本,发现字退步了,问她什么原因。她不好意思地说,写着写着就潦草了。我郑重地批评了她,教育她应该“字字当做第一字”,认真用心地去体会描摹,并给她讲了梅兰芳的故事,女儿大受震动,若有所思。一转眼,女儿芳龄十七,她在新西兰告诉我们,她准备学车,以后可以开车上学。妻子有些担心,女儿安慰她说:我从小就知道要“次次当做第一次”,每次开车都会像第一次一样小心,不会出事的。想想也是,出车祸的往往是略有经验的“准老手”,因为新手不熟练,心中害怕,加倍小心;真老手知道马虎的危险,也会谨慎;只有那些“准老手”,觉得自己已经相当会开车了,一疏忽即闯祸。果然,女儿开车至今近十年,从未出事故。
梅兰芳:我把每一次上台演戏都当成第一次,总不敢马虎,即使演过几百场,滚瓜烂熟的戏,上场前也总要温习温习,做好准备。
从“施惠”和“受惠”中得到快乐
1992年夏天,我家开了个小饭店。我们也来“多点附加值”,赠送客人清凉绿豆汤。此举深受好评。女儿看在眼里,悟在心里。她说,增加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可以做好生意,增加人的附加值可以左右逢源。所谓人的附加值,说的是两点:一是具备本职工作以外的其他能力;二是有积极的态度为别人多做事,做超出人家期望的事。女儿是这样说的,也这样做了。老师的父亲生重病,她号召同班同学集体送花送礼物。创办企业后,下班时,她会主动把顺路的员工送回家。附加值让人惊喜,让人感动,让人可爱。
女儿读小学的时候,每天需背很重的书包去学校。当时她经常住在外婆家,外公就当她的“书童”,帮她背书包,送她上学。女儿从小很懂事,知道尊老爱幼,对外公帮她背书包很过意不去,无奈外公外婆都坚持要这么做,于是她询问我怎么办。我告诉女儿,她还小,书包对她来说确实太重,容易背弯腰,而且如果执意不让老人接送,反而平添他们的担心,不妨接受这种恩惠。
借机,我还告诉女儿,恰当地接受他人恩惠其实是聪明的表现。我给她举例说,《红楼梦》中的凤姐是个厉害角色,她“搞定”贾母的关键一招,就是主动制造点小麻烦,让贾母施惠于她。王熙凤的这一招效果很好:贾母帮助了她,不但觉得自己有价值,而且因为有恩于她,感情上与她更加亲厚。可见,感情的积累往往是“恩惠”往来的结果,且大多数时候,施惠之人比受惠之人更喜欢对方。
女儿听了我的话,幡然领悟,放下了思想包袱,愉快地让外公送她上下学。女儿长大后,不但乐于助人,而且欣然“受惠”。她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就在于此。
6岁女儿“转换角色”下馆子
女儿6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装修房子,我和妻子出差,来不及回来给工人们做饭,就让一个人在家的女儿张罗他们吃饭。晚上回家后,我们热切地想知道女儿当天是怎么做的,她有声有色地汇报:到了吃饭的点,我同他们8个人说,今天没人做饭,我带你们上馆子。然后我带他们去家附近的一家饭店,找到老板告诉他,爸爸妈妈不在家,今天我做东,给我开个菜单,要多些肉,工人爱吃肉,其他菜不要太贵的,吃完了我签单,妈妈晚上回来就来付钱,请他放心。看女儿的表情,挺像掌柜的,大有当家的腔调。
妻子继续追问女儿,你当时怎么想的呀?女儿振振有词地说:我把自己当成你了呗。以前你请客的时候也是看客人的身份点菜的:老人多,就多点酥软的菜;男人多,就多点荤菜;外地人多,就多点些无锡本地菜。主人嘛,当然还要控制成本,工人不需要吃很精致很贵的稀奇菜。女儿接着说:你们在家呢,我是小孩,我做小孩的事,玩我自己的;你们不在家呢,我是唯一的主人,就要把自己当大人,就像爸爸以前常说的,要有角色感,要会“转换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