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北大,在自主招生的自由之路上又走出了重要一步。该校公布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中提出:中学校长的推荐信一旦通过北大审核,其推荐的学生便可免考进入面试,面试合格者在高校录取时将享受北大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
这一政策可简单归纳为“中学校长推荐上北大”,它不仅令北大自主招生更跨前了一步,同时也赋予了一些中学校长很高的选才权。但跟“选拨优秀学生”的初衷一样,这一政策的风险也显而易见:谁来保证公平?是北大,还是那些有推荐权的校长们?有利于人才多样化生成的高校自主招生是大势所趋,但如何确保整个过程能始终输送公平?这正是全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一道难题。
“推荐权”不能集中于城市重点中学
■第一视点
对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我属于赞成派。在我看来,“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相当于与各位中学校长签订了一份“君子协定”,将推荐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出了问题有人负责。而且,现行高招政策积弊丛生,我们应当允许、鼓励一些高校作出改革尝试,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弥补漏洞,即使失败了,大不了改正重来。而不作出改革尝试,高招积弊便永无革除的可能。
人们最担心的是中学校长推荐能否保证客观公正,会不会导致徇私舞弊,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好,将直接关系到“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成败。另外,我更关注的是,此项改革会不会进一步加剧城乡教育不公,会不会让农村学生成为改革的牺牲品。
按照北大的方案,“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将在北京、天津、江苏等13个省(区、市)试点,而且,只有办学条件、生源质量通过北大相关部门审核的中学,才能获得“实名推荐”的资质。这中间就潜藏着一个问题:能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恐怕大多是城市里的重点中学,而农村中学获得推荐资质的可能性要小很多,由此,城市学生被推荐的概率要远高于农村学生。换言之,不少城市学生可以享受降30分上北大的优惠,这种优惠却基本上与农村学生无缘。其结果必然是,将来北大的学生构成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将会进一步下降,城市学生的比例将会进一步上升——众所周知,目前名牌高校里农村学生的比例已经低得可怜。
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农村学生所享受的教育资源较少,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教育投入体制出了问题。农村学生已经受到了不公平对待,如果高考招生环节的改革不是试图弥补这种不公平,而是反过来加剧了这种不公平,那么农村学生就成了改革的牺牲品。
因此我建议,北大在实施“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城乡统筹”,将推荐资质尽可能公平地分配给城市中学和农村中学,让更多的农村学生有机会获得推荐。同时,在面试环节,也应充分考虑农村学生的短处和长处,农村学生在文体特长等方面也许不如城市学生,他们在面试时甚至会胆怯害羞,但他们的朴素、踏实、勤奋等品质也许更值得欣赏,我们不能完全以城市学生的标准来衡量农村学生。(晏扬)
这是一个怎么培养精英的问题
■第二落点
北大的招生,某种意义上已不仅是一所大学的招生,在网友眼里,已经成了一个怎样选择和培养精英的问题。很多网民反对“校长推荐上北大”,根本上还是担心此项改革的公正性。而北大招生的公正与否,关系到深层次的社会公正问题,因为这个社会毕竟是精英们在主导着。
因一个中学校长的推荐信,高校就可以降30分录取,权力行使得好,中学校长们就可以成为类似社会贤达那样的人,可以成为社会诚信的榜样,否则,将可能成为破坏社会诚信,破坏教育公正的罪人。我们现在的公办中学的校长,实质上是中国社会权力结构中的一员,根本无法摆脱这个权力结构的左右。我相信在推荐这件事上,校长们会严格要求自己,绝对不敢把明显不符合条件的学生推荐给北大,那样风险太大了。但假如一个权贵的子女和一个贫寒人家的子女条件相当,不分上下,难以取舍,校长会不会在不至于“显失公正”的情况下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呢?要避免权力的干预是非常难的,不是连北大自己保送的研究生都受到质疑吗?如果这个环节被权力渗透并扭曲,那就等于是权力而不是教育在筛选未来的精英,人们能不担心吗?
北大的方案,是希望中学校长们推荐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在当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相差很大,教育资源分配很不均衡的背景下,如果综合素质和学科特长的认定标准不考虑这种实际,并以此为标准取舍推荐生,那就等于在一种不公正之上,再加一层不公正,结果只能是更严重的不公正。什么是综合素质?北大校长周其凤说, “不能一谈到素质就是说唱歌好跳舞好,农村的孩子在比较弱势的群体中成长起来,他们会更知道尊重别人,会更能吃苦”。不知道周校长的这个素质观会不会被考虑进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中。反正不管怎么说,如果北大的标准是对教育不均衡的结果的认可,那就不公正,那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北大不能完全在现有的社会利益框架内选择和培养精英,而应该以更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标准选择和培养精英,向教育不均衡中的弱势一方倾斜一点。
光一个北大的招生改革相对容易监督,如果这项改革在更多的高校推开,那会不会像高考加分一样,成为权势者们优先上车,排挤普通百姓的又一条快捷通道呢?我非常理解网友们对北大招生改革的质疑,毕竟,在一个竞争性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尤其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都担心一方面被不公不正、不明不白地挤下车,另一方面还被告知你被挤下车的结果是公正的。
(燕子山)
教育部不该旁观“校长推荐制”
■第三只眼
北大的这种想法太过书斋化,明显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土壤。
中国目前仍是人情社会,“推荐上北大”对校长的要求过高。我国的中学校长,其任用程序、权力监督等,尚未构成校长可以公平、公开荐才的法制要件。我国的中学校长基本上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于此,大多数校长上任后不再手捧教案上讲台,而是对提携自己的教育局长惟命是从。因为他们深知,上司决定着自己的位置能否坐得稳。
而在一些中学校长选拔软硬机制健全的国家,对校长的选拔与任命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每一道程序都有教师们监督。由于任期普遍是我们这边的两到三倍,他们的校长为校服务的功利性、短效性明显比我们弱。而我们的中学校长,干得好不好,却基本上是教育局官员说了算,跟普通教师没什么关系。靠这些校长来推荐学生上北大,最后能抵挡人情、上级等多重压力者毕竟太少,最后,“唯才是举”往往弄成“唯权或唯情是举”。
另外,我国的社会诚信基石可以说非常薄弱,特别是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这决定了北大的“校长推荐制”弊大于利。我们拿今年不断爆出的高考失信丑闻来说,民族加分造假、体育特长生加分造假等,往往是我们的监督机制空缺或虚置,导致这一领域的公信度指数下降。一个高考加分政策,就“加出”那么多的权钱造假案例,那么一个“实名推荐”的耀眼权力,又会玩出几多黑幕?大多数家长可谓心有余悸。
在当前语境下,任何主观色彩较浓的荐才模式,都可能滋生新的高招不公和腐败,实际上是为以权钱谋私者又打开了一扇造假之门。恕我直言,不管是一些学者呼吁废除高考也好,还是一些名校和地方“试水”高考制度改革也罢,都或明或暗地代表着少数“精英阶层”的利益诉求。这样的诉求忽视了大多数普通民众的呼声。面对北大的“校长推荐制”,教育部不能继续观望,应该组织各界进行讨论,并尽快作出方向性判定。
(周明华)
■网言网语
●如果是这样,被推荐的学生肯定是当地重要官员的子女、当地大富人的子女和校长本人的子女或血亲,其他学生不可能被推荐!
●就是,不信等着瞧,连公示都匆匆忙忙的一周就结束了,心虚得很啦。
●这是一条必由之路,也是国际惯例,我赞成这种做法。但被推荐者的名单要长期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
●20世纪30年代,同样没有有效的全民监督体系,那时为何实行推荐制?那时为何允许大学自主招生?那时的大学为何能出大师?
●实在搞不懂,这种改革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考试成绩还是最公平的。教育改革应该着眼于增加教师的数量、杜绝课外补习班、减负等等,哪一条都比这个有意义。
●如果中学校长能公平、公正推荐的话,确实是一件好事。可是现在这社会有几个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的呢?
●当前我国的社会推荐信誉度没有那么高,不能盲目吸取国外经验。
●有钱有权者的孩子上北大又多了条新路。
●下一步就是公开拍卖入学名额了吧,还让穷人读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