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她15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姐姐
· 道德档案让“恶人村”变文明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道德档案让“恶人村”变文明了
  云阳县南溪镇有套特殊标准,该镇村民每人有一份道德档案。“要想看看自己的品行,可随时上网查阅,自家门口也有记录。”

  用道德档案来规范村民言行,是政府搞的花架子工程,还是真能纯净当地民风?昨天,记者专程走进南溪镇,倾听村民自己的心声。

  昔日懒“混混” 如今最能干工人

  “那个柜子是王大明家定的,后天必须交货,时间有点紧,不要耽误了”“这个茶几差不多可以上油漆了”“仓库还有多少木料,清理一下,做好进货的准备”……在南阳村一家具厂,38岁的艾友刚忙着给徒弟们交代工作。艾友刚是家具厂最吃苦、最能干的伙计,可是回到去年10月8日之前,南阳村5组的村民打死也不相信这是事实。

  村民眼里,以前的艾友刚等同于好逸恶劳、赌博成性的“混混”。“从不好好干活,喜欢四处游荡。”闲极无聊,艾友刚还到处搬弄是非,见别人吵得鸡飞狗跳,他在一旁看得乐不可支。为此,村民都尽量躲着他,以免给自己惹麻烦。

  玩累了,艾友刚突发奇想要跑摩的。找亲友借了几千元,买了辆摩托车跑了不到三天,艾友刚开始骑着摩托车四处找人打牌,牌桌上一泡就是大半天。生意没做成,还欠下一屁股赌债。

  艾妻长年生病,不能干体力活,一家四口长年在贫困线下挣扎,靠每年800元的低保金度日。为此,妻子对艾友刚恨得咬牙切齿,两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是什么让艾友刚发生脱胎换骨的转变?还得从道德档案说起。

  所谓道德档案,即将每个家庭、每个村(居)民的道德行为实行量化,并用计算机记录在案,实行一户一档,一人一卡,每个村(居)民的道德行为都能用数据形式表现出来,量化标杆就是《公民道德8+X星级评定标准》。“8+X”星,就是爱国守法星、勤劳致富星、诚恳信用星、家庭和睦星、邻里团结星、崇尚科学星、文明卫生星、热心公益星、荣誉称号星。这些内容被写在一张方形铁牌上,悬挂在每家每户的大门上方。

  村民曹德义说,道德档案牌就是每家每户的名片,也是每个人的脸面。星越多的村民脸上越有光,反之,不仅颜面扫地,还会被别人嘲笑。

  自从道德档案建立后,艾友刚被判了个“不及格”。看到自己离及格线相距甚远,艾友刚不依不饶,称:“这是我艾友刚自己的问题,关你们屁事。”

  没想到,村里还跟艾友刚“杠”上了——艾友刚不好好干活,想靠低保金度日,那就取消低保金这个靠山;农资公共服务站专为村民提供便民服务,艾友刚想在服务站购买便宜、质量好的农资,服务站偏不卖给他;艾友刚想通过服务站把自家农产品卖好个好价钱,服务站拒绝收他家农产品,让他自寻买家……

  面对一系列“惩罚”,傻了眼的艾友刚只好乖乖投降——他主动向民风评议团寻求帮助,决定改变自己。看到艾友刚有了改过自新的诚心,村委积极帮他介绍工作。如今,艾友刚在家具厂打工,月收入1000多元。

  尝到甜头的艾友刚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家,大家看我的眼神都不同了,生活也宽裕了很多。”艾友刚说,目前,他的道德档案只有6颗星,他要争取尽快拿到8颗星。

  “恶人村”变“文明示范村”

  艾友刚的转变只是南阳村的一个个例。其实,在道德档案的监督下,村民们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据了解,南阳村是2007年11月由原南阳、牛坪、鞍子、红石合并而成的大村,幅员面积为28.2平方公里,现有20个组、2167户、6798人。该村合并之初,情况较复杂,村民间矛盾多,遗留问题难以解决,当地号称“恶人村”。

  邻里间常因山林田界闹矛盾,“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拳脚相加;有的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相互踢皮球,互相推诿责任,致使老人不能老有所养;赌博打牌、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三风”也在村里盛行;打架斗殴的事件亦层出不穷。

  “道德档案”建立后,村民的这些恶习都不同程度地碰到了“克星”——

  南阳村6组儿媳妇周明英,不给公公缴纳足额赡养费,“家庭和睦星”被取消。随后,她家建房钱不够,需向村里借互助资金。但道德“不达标”,此项要求被断然拒绝。

  号称“铁鸡公”的南阳村20组的谢仁学,因自己从不支持公益事业,在税费改革前还屡次拒交上交款等,“道德档案”上仅5颗星。儿子因此连带受“惩罚”,他向村支部递交入党申请被拒收。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大家逐渐意识到了“道德档案”对自己的影响。在民风评议团的帮助下,开始慢慢改正,也因此享受到实惠。

  而“道德”好的村民,自然就会享受更多优惠。如南阳村20组村民孙功品,因家庭困难,他被列入村互助基金重点帮扶对象。去年因患严重的前列腺炎,无钱治疗,村委就从村民互助基金给他捐资8000元;村民邓锡翠坐在家里,村干部就帮她重新办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书和报销的医疗费用。邓锡翠很感慨:“以前我们盖章办手续办好久都办不下来,眼看合医证不见了,报销时间也要过了,村头不仅给我补办了证,连钱都帮我领回来了。镇上这个档案建设真是好啊!”

  南阳村村支书蒲昌云总结一年下来的成果,说了一句很形象的话,以前别人提到南阳村都说是“恶人村”,如今大家都把南阳村当成学习的榜样,成了全镇的“文明示范村”。

  “道德档案”被迫上阵

  怎么想到给村民建“道德档案”?南溪镇党委书记秦华平说,这在当初属于一种无奈之举。

  南溪镇党委书记秦华平介绍,为了扭转南阳村的陈规陋习,镇政府和村干部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努力,均收效甚微。

  比如,循循善诱法。村干部每天到村民家走家串户,遇到不良行为就进行劝说。然而屡屡遭遇尴尬,被村民以“多管闲事”驱之门外。

  杀鸡儆猴法。对好吃懒做、扯皮搂经等村民,找几个典型进行公开批评。此举更激起好事者反抗,天天跑到村委办公室大闹、叫骂,等等。甚至还有个村民拿着根铁棍就闯进了镇政府办公室,扬言要用武力解决问题。

  “村民的这些陋习,主要是道德素质低下所致。要改变现状,只有用道德规范村民的行为。”秦华平把酝酿中的给村民建“道德档案”的计划,匆匆于去年10月8日选在南阳村试行。

  不久,南阳村村民串门就都有了一个习惯,首先抬头看别人家门口的“道德档案”:“咦?你家又多了一颗星。恭喜恭喜!”“啷个‘邻里和睦星’被取消了,发生了啥子事情?”……爱面子的村民们,很注重自家的“道德星数”。

  这“道德星”的增多和减少,跟民风评议团有密切的关系。 民风评议团是一个群团性组织,是由村支提名,群众选举的群众组织。成员均来自各大家族的德高望重、说话较有分量之辈,或是在群众中知名度较高的代表性人物。每天,民风评议团的成员就会四处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密切关注每家每户的情况。每月对村民的道德情况进行一次评议。

  然而,仅仅靠村民的“面子观”来约束村民的行为,必定不能长久。要使“道德档案”变成真正纯净民风、行之有效的武器,则必须使之与村民的利益挂钩。于是,南阳村遂相应地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如便民服务站、农资公共服务、农民互助基金等。道德越好,就越能优先享受。反之,道德不达标者,则被排除在外。甚至原本享有的国家给予的农村优惠政策,也会被取消资格。

  如此试行了大半年,南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道德档案”全镇铺开

  如今,“道德档案”成了南阳村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村民们也都很爱护这块“门面”,大家甚至都暗暗较劲,让自家的“道德”之星越来越多。

  很多外地来客都要驻足观察,并发出疑问:“你们是不是做得这样好哟?”每逢此时村民曹守彰都会很自信地告诉他们:“你可以上网查询详细记录,也可进行实地考察。”

  南溪镇党委书记秦华平对“道德档案”的发展,则有了更多思索。他说,“道德档案”作为一件新生事物,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质疑声仍很多。比如有人说,道德是一个自律行为,建“道德档案”来约束村民行为,则变成一种他律行为,属于“越俎代庖”。

  还有人说,道德和不道德之间的界限难以划定,全靠“民风评议团”成员来界定,不科学不说,难免会引发一系列矛盾。也有人质疑问:“道德档案是不是侵犯了村民的隐私?”等等。

  “有质疑不可怕,说明我们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秦书记说,村民道德档案目前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完善。据《重庆晚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