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民权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地下车库改菜场 深夜遭渣土封门
· 保修≠包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保修≠包修
买家电要擦亮眼,否则可能多掏钱
  快报讯(记者 陈英 通讯员 鼓消)保修十年,包修十年,你知道两者之间有何不同吗?如果你以为是一样的,很可能要多掏钱了。记者从南京市鼓楼区消协了解到,在家电消费中,因保修、包修混用带来的纠纷不少,提醒消费者看清楚,你的维修卡上承诺的到底是保修还是包修。

  王女士2006年4月份在一家家电商场买了一台空调,“当时告诉我是保修6年。”前不久空调出了问题,王女士就联系商场售后前来修理,在了解情况后,维修人员告诉她,该品牌空调已经破产了,如果要他们上门修理就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如果是零部件坏了,还得付钱换新的。王女士一听就火了,不是说保修6年吗?现在才3年多,修理就要收这么多钱。王女士就投诉到了鼓楼消协。

  组织调解时,商场方面表示,根据国家三包规定,空调整机包修1年,主要部件3年,王女士家的空调已经过了三包期,上门修理的话当然要收取一定费用。王女士掏出空调的维修卡,可是消协工作人员一看,原来上面写的是“保修6年”。“保修跟包修不一样吗?”王女士很疑惑,在她的印象中,这两者没什么区别。在消协的调解下,商家才同意为王女士免去了上门费和维修费50元。

  不仅是王女士,恐怕很多消费者也弄不清楚保修与包修的不同。消协工作人员表示,事实上,保修和包修完全是两个概念。根据国家的相关条例,“包修”是指按照国家“三包”规定,对在包修期内符合“三包”条件的产品进行的免费维修;而对于“保修”,目前国家尚无明文规定,一般商家的解释是,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需要维修时,商家可收取零件的成本费,但不收取上门费、维修费;有的商家更“黑”,连维修费也不免,只是不收上门费。

  消协提醒消费者,家电的服务承诺中,经常出现“保修”、“包修”的字眼,这两个词常常被混用,消费者通常会误以为两者都是免费维修的意思,直到商家要收费了,才知道“保修”并非免费维修。值得关注的是,如今在一些商品的说明书上,经常会出现一个“免费保修”的承诺,但这究竟是不是“免费的午餐”还不一定,到底是免收零件费,还是免维修费,或是不收取任何费用,“解释权”还是在商家,消费者最好问清楚。消协同时也提醒厂家和商家,要做到诚实守信,多给消费者做一些解释,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