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封面新闻/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试了30多次,还是登录不上去
· 法案未通过,原因要说清
· 从“研究生跳楼”看高校人文精神
· 铭记钱学森对这个国家的发问
· 钱老离去,后学不应惟仰望
· 考生还得符合这些等级要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从“研究生跳楼”看高校人文精神
  ■公民发言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跳楼事件发生后,因涉及毕业就业问题而备受网友关注。该校10月30日晚就此事回应称,事件中死亡男子与校方关系“最多就是一个校友”,虽然事发原因与该男子要求学校解决工作未果有关,但校方并没有对其死亡负责的义务。

  (11月1日《华西都市报》)

  逝者已矣,我们不好再多说什么。可作为死者的母校,西华师范大学在回应此事时,一味强调死者“已经跟学校没有什么关系,最多就是一个校友,跑到我们学校来跳了楼”,实在让人心寒。你听,多么轻松的表态!多么无情的切割!仿佛死去的不是毕业于该校的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种冷冰冰的说法,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位高校负责人说的话。固然,学校无法包揽学生的工作分配,学生找不到工作也不应该由学校负责,可当学生因此而断送了生命,学校也应该有一点起码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起码的同情心吧。可是,从校方的口吻中,我们却丝毫听不出这些。“最多就是一个校友,跑到我们学校来跳了楼”,这分明是薄情的市侩口吻,分明是把高等教育当成了一门生意。假如这个跳楼者是个声名显赫的学者,能够为学校贴金、增光,想想看,学校对“校友”的态度,又会怎样?

  研究生的死,暴露出当今一些高校与学生关系之不正常与不健康。而从学校对学生如此绝情的态度来看,当今的高校,早已丧失了大学应有的精神。而指望一个缺乏基本人文关怀精神的高校,能培养出多么杰出的人才,恐怕是值得怀疑的。(张兰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