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5版:人物志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三言两语话江苏十三市
· 13方水土养13座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叶兆言的“房龙地理”
13方水土养13座城
  素净的封面上,篆体的江苏两个字金光灿灿。翻开来,设计者把篆体的江苏分解成“水、工、草、鱼、禾、人、文”七个字,颇能概括江苏的风土人情。而江苏的风土人情,正是叶兆言在这本《江苏读本》中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样的书,很像一个命题作文。用叶兆言自己的话来说:“写坏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从动笔到完稿,叶兆言花了近一年时间。进入写作状态后,他几乎足不出户。按照少年时代的梦想,他用心组织着文字。他告诉记者,写这本书,最大的挑战是:“希望能像《房龙地理》一样,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

  一直想写“房龙地理”

  叶兆言有个有名的女儿。这个叫叶子的女孩,因了父亲而出名。叶兆言也因为这个女儿,凭空生出许多创作灵感。《江苏读本》的诞生,就要追溯到十年前父女间的一场对话。

  “女儿读中学,问我在她那个岁数喜欢阅读什么,有哪些作家不能忘怀。我几乎立刻想到了房龙。想到了他笔下的法国。”

  这位身高将近两米的荷兰人,在美国学习和写作,写了一大堆让人爱不释手的书,《宽容》《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房龙地理》……本本都是叶兆言少年时代的爱物。那些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文字,到处闪烁着思想的光辉。

  通过《房龙地理》,叶兆言第一次对法国有了生动的了解。在描写法国人那要命的优越感时,房龙写道:“法国处在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完全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于是,他们就产生了自命不凡、自高自大的情绪。如果在自家后院就能享受到宜人的气候和美丽的风景,又何必到别国去寻求改变呢?如果只要坐几个小时的火车就能够从赏心悦目、满眼青翠的古堡田园到遍地沙丘苍松的神秘之乡,或从20世纪返回到12世纪,那又有什么必要去异国奔波、去学习陌生的语言、去熟悉不同的生活习俗呢?”

  房龙还模仿法国人的口吻嘲讽别人,“可怜的瑞士人,一辈子除了山,别的什么都没有看到。同样,那些可怜的荷兰人,除了几头黑白花奶牛和一小块青翠的草地,其他也一无所知了。”

  简单几句话,法国人的形象和性格就跳到了叶兆言眼前。“后来,我去法国,把看到的风物和房龙笔下一一对照,真的是哑然失笑。多么可爱的房龙,那些潇洒幽默的文字,其实藏着作家积累起来的真知灼见。如果当初,房龙是板着面孔来写,我也许就不会有阅读的兴趣了。”

  而在当年,还不是作家的叶兆言,读完《房龙地理》后,就已经开始假设:“如果我来写这样一本书……”会写成什么样子呢?

  答案是模糊的。一直到女儿叶子上中学、上大学,叶兆言的梦想还搁浅着。

  十三个城市十三种性格

  今年春天,在经历一年的笔耕后,叶兆言写完了《江苏读本》。

  “了却了我多年的一个心愿,写这本书的过程,是一个试验的过程,也是克服困难的过程。”一动笔,叶兆言就在琢磨,如何在一段文字里,准确传递对一个城市的印象。

  叶兆言笔下的江苏,由13个小块组成,南京、苏州、扬州、徐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盐城、连云港、淮安、泰州、宿迁,每个城市的气息都是不一样的。这其中,苏州的气息,宛若房龙嗅觉中的巴黎。来看看叶兆言是怎样写苏州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本来也就是句顺口溜,可是一向自大的苏州人,还真有点被这话给惯坏了。苏州之外的地方,似乎都不太入苏州人的法眼。”

  然后,叶兆言再把矜持自恋的苏州人,和大大咧咧的南京人做比较,“苏州人和南京人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过于天真。南京人是不在乎自己,苏州人是太在乎自己。”

  这样的文字,大概任何一个江苏人看了都要忍俊不禁。即便骄傲的苏州人,在嗔怪作家多事的同时,也忍不住要在心里附和一二。

  和苏州紧紧依偎的无锡,在叶兆言笔下,就好似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姑娘:“多少年来,无锡似乎一直在为排名努力,譬如汽车牌照的编号顺序,无锡一直以自己的汽车牌照为荣,因为它是苏B,紧排在省会南京的苏A后面。按照其他省份的管理,通常都是在省内排名第二的城市,才可以享用‘B’的头衔。广东的深圳,山东的青岛,辽宁的大连,浙江的宁波,无一例外都是这样。可是因此就说无锡在江苏排名老二,恐怕连它自己也会信心不足。”

  写作时不去这些城市

  虽然把每个城市都写得惟妙惟肖,但是叶兆言告诉记者,实际上,在写作时,他根本就没有去过这些城市,“现代社会,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区别正在消弭。你去无锡、去南通、去徐州、去淮安,每个城市都是一个巨大的标准间,几乎一样的面目。”

  的确,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像。巴黎有个埃菲尔铁塔,深圳的世界之窗也仿了一个埃菲尔铁塔,一连串的城市不甘寂寞,纷纷有了自己的埃菲尔铁塔,这还不算那些被做得小之又小,可以装在旅行包里带来带去的模型铁塔。

  写《江苏读本》,叶兆言把自己关在南京龙江的家里。“我就是从材料到材料,从书本到书本。”当然,在此之前,江苏的十三个城市,他都已经走遍了。把材料中的城市和自己去过的城市两相对比,叶兆言反倒更喜欢前者,“历史上的这些城市,都不如今天这么庞大,却比今天要性格鲜明得多。”他比较着、揣摩着,摸着城市的文化脉搏移动鼠标,要把在外省人看来面目暧昧的江苏勾勒清楚。

  在北方人看来,江苏人是地道的南方人,在南方人看来,江苏人又是地道的北方人。北方人嫌它冬天太冷,南方人又嫌它夏天太热。在历史上,它曾被认为贫穷落后,突然一朝,又有了“天下大计,仰给东南”的说法。不南不北,又冷又热、亦穷亦富,江苏地理这幅图该怎么画?

  他终于能以模仿的方式,向自己喜欢的前辈致敬了。“房龙把地球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每一块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性格。在这个提倡宏大的年代,这样的写法似乎很不合时宜。但是我喜欢,在我眼里,小的就是美的。”

  凭借自己的感觉,叶兆言让这些被湮灭在大江苏概念下的城市展露出本来的面目,而在为它们画像时,各异的文化就是它们无形的边界。

  《江苏读本》测试读者阅历

  如果只是想在旅游之前做个浮光掠影的了解,《江苏读本》完全具备这个功能。一眼掸过去,书里的13个城市,各有各的精彩。古都金陵、富庶苏州、落寞扬州、能源徐州、新兴宿迁……每个人都能纸上谈兵地为城市贴上性格标签。

  不过,叶兆言坦言:“我想做的不仅仅是这些,这本书,我希望读者可以浅读,也可以深读。”比如,书中的南通和无锡。当把这两个不相干的城市放在一起读的时候,新的问题就产生了。

  叶兆言在《南通》一章里,写到了与南通命运休戚相关的一个重要人物——清末状元张謇。南通人张謇,在高中状元后,仕途并不得意。于是,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实业方面。以南通为自己的试验田,张謇兴办纺织、面粉、缫丝多项实业,并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的超前观点。在他的带领下,南通在市镇建设和城镇布局方面,曾经走在时代最前沿。以南通的条件,它完全可以成长为一个像上海一样的大都市。然而,奇怪的是,南通现在的经济地位,却远落后于当年与它并驾齐驱的无锡。这是为什么?在写南通时,一个声音在文字间若隐若现。

  这样的追问,被叶兆言藏进了字里行间,“我不想板着面孔说教,我希望能像《房龙地理》一样,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让读者在轻松中去体会。我也不想给出一个既定的答案。发展的机遇,要看一个城市怎样把握。”

  作家用心良苦,也许读懂了这些文字,才算是真正读懂了《江苏读本》。就好比《房龙地理》,在全世界各地已经出过无数个版本了,法国人有法国人的读法、美国人有美国人的读法,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读法。少年时代的叶兆言,是一种读法,几十年回头再想,又别有洞天。

  房龙是不朽的。

  小的是美好的

  调侃也好、幽默也好,深刻也好,在写《江苏读本》时,叶兆言始终坚持的观点是:小的是美好的,小的才有自己的个性。

  这话并非叶兆言的原创,而是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兼哲学家E.F.舒马赫的观点。人们对社会进化有一种惯常的幻觉: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进步,从贫困到富裕,等等,总之,未来是一个无限增长的过程。舒马赫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种幻觉泼了一盆冷水,他认为以技术开发与大自然开发为基础的发展有它的极限界域,应当把重点从商品转移到人,“人是一切财富的首要和最终的源泉”;否则,人将受到惩罚:技术会从解放人的体力走向它的反面,而大自然的失衡更会使人丧失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上世纪中期,舒马赫阐释该观点的著作《小的是美好的》问世,该书在西方轰动一时,成为声讨现代工业文明弊病的经典著作,6年内重印了12次。

  舒马赫的观点,与孔子有异曲同工之妙。《论语·尧曰》中有文为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孔子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心目中的古代中国只是一个个小国,就好像古希腊的城邦,又仿佛今天的欧盟诸国。大家和平共处,各自经营自己的一堆家事,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然而,从漫长的战争史来看,孔子的理想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

  大统一了小,大消灭了小,以大为美。实际上,离美已经越来越远了。

  在叶兆言的书里,十三块小小的拼图拼出了江苏。每一块小拼图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每一个位置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形状,它又自然服帖地和周围融成一体。小的就是美的,的确是这样!

  快报记者 白雁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