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4版:第1成长会·活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和孩子做游戏 随时随地都可以
· 原来学英语 也可以这样轻松、有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0 月 2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和孩子做游戏 随时随地都可以
  “和孩子做游戏应该是一种最自然的活动。做游戏不需要特别的场地,也不需要特别的时间限制或物品的准备,随时随地可以开始。”上周日,一场主题为“游戏,孩子学习的另一种方法”的主题沙龙在南京欧皮儿童发展营举行。快报“第一成长会”“星辰计划”专家、致力于发育障碍儿童诊断与训练指导的王宁老师和现场的家长们一起深度探讨究竟该如何陪孩子做游戏,尤其是让一些存在发育障碍的孩子能够通过游戏获得快乐的体验,丰富生活。

  问题一:游戏有多重要?

  游戏是整个幼儿时代的工作

  “对孩子而言,游戏就是生活,就是学习,就是他们整个幼儿时代的工作,游戏意味着单纯的快乐,孩子不但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快乐体验、情绪共享、还可以使已有的认知得到巩固和泛化,并且孩子最容易从接受游戏规则的约束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了解别人的界限。”提起游戏的重要性,王宁表示,可以说,孩子的游戏不仅是“学校的准备”,更是“学习本身”。

  “而一些有着发育障碍的孩子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们不会与同伴游戏,导致他们在普小教育环境中不适应,这往往是这些孩子的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王宁介绍说,孩子的游戏能力有一个发展过程,从会自己玩到会和同伴在桌面玩平行游戏(即相同的游戏,各玩各的),到会和同伴一起玩桌面游戏、会和大人玩、会和高年龄孩子玩、会和小年龄孩子玩、会和同龄的孩子玩,最终到能够参与小集体游戏、大集体游戏,“这是一个上升和完善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游戏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与人相处的能力。”

  问题二:如何进行游戏?

  提供给孩子生长发育原动力

  提起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不少家长很是茫然,“除了搭积木,还能玩什么?”有的家长则表示“和孩子玩,都要做什么准备啊?”对此,王宁表示,游戏的种类其实非常丰富,有身体游戏、运动游戏、音乐游戏(节奏、韵律)、语言游戏、认知游戏、模仿游戏、角色扮演游戏、互动游戏,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学习多了解一些。

  尤其要注意的是,游戏其实是一种最自然的活动,做游戏不需要特别的场地,也不需要特别的时间限制或物品的准备,随时随地可以开始。比如和孩子一起坐车的时候,可以玩一些语言类游戏,手指游戏,简单的角色游戏;走路时可以玩一些跟随的互动游戏,或是快慢节奏类游戏。在家里,就更多了,几乎所有的家务都可以用游戏的形式做认知练习。王宁提醒家长说:“游戏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原动力,陪孩子做游戏,最关心的应该是游戏的价值,是否能够帮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身体活动,学会集中注意力、和朋友相处等各种经验,促进身体层面、知觉层面、学习层面,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的成长发育。”快报记者 袁永红

  小贴士

  不同年龄段 玩不同的游戏

  宝宝两个月:此时,宝宝已经会对父母的引逗作出积极的反应,父母可以发出各种声音,逗宝宝发笑。可以拉拉他的小手,提提他的小腿,让他翻一翻身。

  宝宝5个月:玩躲猫猫、蒙眼游戏。当宝宝发现,妈妈藏在什么地方又突然出现时,他会兴奋地大叫大笑。

  宝宝8个月:让他多玩翻滚、爬行的游戏,并在游戏时配合动作编一些儿歌,会更添情趣。

  宝宝1岁后:该阶段的游戏内容更多了,要注意的是,宝宝虽然活动能力明显增强,协调能力却还很差,要注意安全。家长可以参照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表,有所侧重地通过游戏训练孩子走、钻、跨、跳等,并多同孩子说话,诱导孩子说话。比如,小猫喵喵叫,小兔子蹦蹦跳……

  宝宝两岁后:宝宝开始喜欢与小朋友配合游戏了。玩过家家,你当爸爸我当妈妈,让娃娃洗手再吃饭,闭上眼睛睡觉不说话等,让他从小认识到人在社会中的角色职能。玩开火车游戏,让他当司机,他只要坐到车头,嘴里就会轰隆隆轰隆隆地叫,一会儿拐弯,一会儿停车,像模像样。让宝宝当旅客,则要让他知道买票上车,并在游戏中加入许多地名,很快他就能“周游全国”。此外,训练孩子反应性协调性的游戏很多,“老狼老狼几点了”“拉个圆圈走走,看谁先蹲下”都是传统而有趣的。男孩子可能更喜欢玩军事游戏。游戏中,海军开军舰、空军开飞机、陆军拿上枪冲锋陷阵。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