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真实再现了新四军一幕幕空前英勇的抗战场面,揭露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中华民族以她特有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血雨腥风中与日寇英勇奋战,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抗日战争胜利60多年后的今天,本书又将我们的记忆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威武悲壮的年代……
[上期回顾]
蒋介石千方百计钳制新四军,陈毅提出向苏北发展的要求,受到中央肯定。而叶飞在半塔集保卫战的出色表现,受到刘少奇肯定……
毛泽东来电,要求新四军不受国民党限制独立自主发展
1940年5月4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名义给建议把皖南主力集中江南的陈毅回电:在一切敌后地区和战争区域……我们均能够发展,均应该发展。这种发展的方针,中央曾多次给你们指出来了,所谓发展,就是不受国民党的限制,超越国民党所能允许的范围,不要别人委任,不靠上级发饷,独立自主地放手地扩大军队,坚决地建立根据地,在这种根据地上独立自主地发动群众,建立共产党领导和抗日战线的政权,向一切敌人区域发展……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
自1938年毛泽东对新四军的“五·四”指示,到1940年的第二个“五·四”指示,新四军由10000人发展到60000人,由游击队成长为攻守骁勇的正规军,在华中广大的敌后与堪称世界第一流军队抗衡,其状如黄蜂戏豹,引得世界注目。
毛泽东长达四千字的“五·四”奠定了新四军转折关头的基石, 陈毅“向北”迈动的脚步更加坚定了。
叶飞以少胜多战郭村,俘虏两李王牌战将
幻化的月光下,郭村看上去极像一个儿童玩具。这是由三个大村庄组成的镇子,呈三角形,工工整整的等边三角形。东边面向泰州,是水网地;北边亦是水网地带;西边是运河、邵伯湖;南和西南边是开阔地。
用军事眼光看,确实是个易守难攻之地。
眼下,这个镇子正面临着强攻之军。
叶飞没有想到两李(李长江、李明扬)会与他兵戎相见,他在郭村一面休整部队,一面发动群众,组织抗日力量,以为惹怒的是韩德勤,不料率先杀来的却是两李。“抗日、联李、孤韩”是陈毅早就定下的苏北大政,他认为陈毅是英明的。他不想决裂与两李的关系,但几千人的部队总得有个落脚点。他在寻找新的驻地的同时,不断派代表向两李说明:我们仅仅是借地抗日,没有他意,容我们有了安身之处,马上离开郭村。
回答他的是13个团的重兵相围。
6月28日。密集的枪声把郭村猛地从寂静中“抬”了起来。
李长江果真想“一鼓歼灭之”了。第一天把13个团的兵力全部用上。
第二天,刘少奇的电报到了。
叶飞夺过电报,拿起来就看:八路军5纵队因日寇扫荡不能如期赶到,新四军5支队也因韩德勤的进攻所阻,无法增援。
一阵电击般的惊悸倏地从脚底冒起,一直蹿到头顶,手心沁满冷汗……
6月30日,郭村战斗进入第三天。李长江把大炮用上了,一整天轰击,炮弹打到了纵队指挥部附近。北面韩德勤部队的张星炳也开始了对郭村的攻击。
叶飞正在召集指挥部会议,苏皖支队司令员陶勇带着小分队潜入郭村。
“叶司令,半塔集的戏搬到郭村唱了?”
陶勇的笑声感染了会场,叶飞握住他的手:
“陶司令,戏正到高潮,你出场的时机把握得真好!”
苏皖支队一到,郭村的兵力增加到7个营。
叶飞说:“八路军和5支队已不可能来援,江南的部队一时也来不了,不迅速打破李长江的围攻,这样旷日持久,一旦韩德勤再投入主力,前无援兵,后无退路,后果不堪设想。我考虑,在这7个营的兵力中,抽出一部向扬泰线出击,趁两李后方空虚,直取宜陵,撕开缺口,打通与吴家桥地区的联系,你们看怎么样?”
大家一致赞同。
陶勇说:“这个摸两李屁股的好事就交给我了。他娘的,我们打鬼子,到这儿休整一下,借他块烂砖头歇歇屁股都不让。他也不想想,那子弹是谁给他弄来的,没心肝的东西!我倒要看看他屁股上长的是什么尾巴。”
叶飞笑道:“跑了200多里,喘喘气再说。”
“别老娘们似的,喘气我不到你这儿来了。”
“那,就把北面张星炳的保三旅交给你吧。”
7月1日,挺纵一团团长率领两个营夜间摸出郭村,插入李军后方,一举攻下重镇宜陵,歼灭了3个团。
这一天,陈玉生在4团的接应下,起义成功,到达吴家桥地区,控制了江南江北的交通要道。两李下属的4大队也在这一天暴动,进入郭村。
急转直下的形势是李长江始料不及的。7月2日李长江从泰州来到战斗前沿,亲自督战。战斗又掀起一个高潮。
被高烧折磨得已经脱形的廖政国,又抱病上阵。陶勇指挥打张星炳,让他的参谋长张震东率领一个营,插入李长江部队侧部。
攻守易势,李长江的部队由进攻变为固守,又从固守转向溃退。两李的王牌战将陈中柱被俘。
泰州城,李明扬为新四军让路
7月8日黄昏时分,作战室的门打开了,一股浓浓的烟雾从屋内涌出,在夕阳的映照下,如同燃起一把大火。
进军黄桥的战略方针已定,给中央、中原局和军部的电报发出了,按照中央的指示,部队进行了整编,江南指挥部改为苏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兼政委,粟裕任副指挥,部队编为三个纵队: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叶飞;第二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政委刘培善;第三纵队司令员陶勇、政委刘先胜。
陈毅走出房门,眼睛被夕阳晃了一下。
朱克靖站在他的面前。
朱克靖北伐时期是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党代表,那时李明扬是第三军的副军长。两人属“三军袍泽”,且私交颇深,陈毅这时派了朱克靖去泰州,使两军谈判有了挚友交心的氛围。
泰州城里,李明扬一见到阔别一十四载的朱克靖,老泪潺潺,执手相望。
两人叙旧谈今,从早上一直到中午,千言万语,滔滔不绝。李明扬对新四军不攻泰州,送回俘虏、枪支,已是感慨万千,朱克靖又表示,新四军还要归还郭村,让出塘头。
李明扬连声说:“不敢,不敢,咱们是一家人。”
“广公,不仅如此,我们的吴家桥也准备奉送呢,那里每月可收税五万。”
李明扬简直怀疑自己的听觉。一个胜利之师竟能有如此之举,团结抗日的诚意昭昭如同日月。
“广公,团结抗战,互助互让,共同发展,这是新四军的初衷,我想这也是广公所希望的。我军准备东进抗日,还要向广公借道呢。”
李明扬摆着极富情感的手势:“还说什么借,贵军抗日,理应携手鼎力。以前是小人度君子之腹,又有人从中挑唆,悔之不及啊!”
正说着,陈毅的电话来了:“广公,郭村之战,并非广公本意。蒋、顾、韩一贯拿杂色部队作牺牲,抗战又倒此辙,望广公不要再为人利用。你我中国军人,合力抗战为第一宗旨。今后两军应捐弃前嫌,重修旧好。”
李明扬喏喏连声:“仲弘司令所言极是,老朽我是该负荆谢罪的……”
这场感情色彩与政治色彩均极浓厚的谈判一直进行了一天。有关东进事项一一谈妥,李明扬仍再三挽留朱克靖,并说李长江已经备下酒席,要向新四军的代表敬酒谢罪。朱克靖婉言告辞。李明扬派他的参谋长陪送朱克靖,以及上次扣押的谈判代表返回郭村,随行送去10000元现洋、一车罐头烟酒慰劳品。
在郭村这个棋盘上,陈毅于纵横捭阖之中,运筹帷幄,拉中有打,打中有拉,一打一拉,可谓棋圣。一场自相残杀的无谓之战,经他这么一拨动,化干戈为玉帛,于民、于国皆为大幸。而且,此举的政治、军事意义,将延伸至整个苏北的抗战之中。
7月25日告别郭村,江北指挥部向黄桥挺进。26日、27日通过港口、缪湾两李防区,李部如约让路,朝天放枪,佯装与新四军战斗。陈毅率部继续东进,28日击溃了陈泰运的税警总团与何克谦的保安第四旅,29日凌晨解放了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