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身份都是农民,他们每个月的收入只有600多元,他们共同的名字是“保安”,就是这样一个团体,三年来却坚持支助贫困学生。人员不断地流动,帮助贫困生的行动却从未间断过。他们说,爱心接力棒会永远传递下去!
他们就是辽宁省高速公路实业发展总公司昌图服务区保安大队的成员们。受资助的学生在信中说,“认识你们是最幸福的事。”
6名保安资助6名学生三年多
又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昌图县老城镇南桥小学大队辅导员王薇知道,有几位重要的客人就要来了。9月3日上午11时,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前。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是担心影响学生们上课。保安大队五名成员和昌图服务区经理赵森林一起下了车。“保安大队本应该有六个人,但不久前刚有一个人不干了。赵经理是来填补这个空缺的。”保安大队大队长江洪波说。
“江叔叔、张叔叔……”阔别了一个学期后,孩子们仿佛遇到了亲人般跑到资助他们各自的叔叔身边。问了问学习怎样、生活情况,叔叔们把装在信封里的100元钱交给孩子们,还把事先准备好的文具交给大队辅导员王薇,再分发给孩子们。见面短短10分钟,他们就离开了。
三年来,他们早已达成共识:不要占用他们的学习时间。
时间倒转至2006年初。从部队退伍的江洪波来到昌图服务区保安大队任大队长。一天,江洪波看到许多贫困儿童因为几百元而辍学,产生了捐助贫困生的想法。他就私下和保安们商量,愿不愿意捐点钱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学生。
提议得到了赞同后,江洪波开始和当地民政部门取得联系,选择了昌图县老城镇南桥小学为捐助对象。因为保安大队有六个人,他们决定,从学校里找出六名贫困学生进行捐助。
如果当时只是一时的触动而产生的想法,那么后来就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因为从2006年第一次捐款后,这个捐助行为就没再停止过。
“收入再少,也比那些孩子强”
准确地说,650元是2009年的月工资。三年前,保安大队的平均月工资只有500元左右。来昌图服务区当保安的不是本地农民就是退伍军人。
“有这样的想法时,我刚结婚不久,现在孩子都三岁了”,江洪波憨憨地笑着告诉记者,和妻子程小光沟通后,妻子也很赞同。这是最令江洪波欣慰的事情,因为所有结婚的保安的家属没有一人在这方面拖过丈夫的后腿。
张雷可以被称为一名“老保安”了,他是在2002年来到这里工作的。2006年资助贫困生开始,他就成了第一批成员。出身农民的他利用农闲时节出来打工赚点钱,于是来到昌图服务区保安大队当了保安。“刚当保安的时候,月工资就500多块钱。”张雷说。
“别看就赚500多块钱,怎么都比这些孩子强。”张雷说。2006年,张雷和刚刚上小学的宁宁结成帮扶对子。张雷说,宁宁没满月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不久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在外打工多年未回,她就和年迈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全家靠几亩地的微薄收入生活。和宁宁结成对子没过多久,孩子就给张雷打电话,想让张叔叔到她家去一趟。
骑摩托车10分钟来到宁宁家。所看见的是已经为数不多的北京平(一种平房,是当地的一种称呼)。砖都裂缝了,想打开窗户需要用木棍支起来。在这间小屋里,宁宁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看到眼前的一切,张雷作了一个决定——再难也要帮这个孩子。
2006年底,张雷收到一封用田字格写的信:“虽然我没有母亲,但是我认识张叔叔,是我最幸福的事……”信上没有更多的感谢。但是,看了田字格上工工整整写出来的这几句话,一个大小伙子哭了。旁边与张雷一起看信的同事们也都泛起了泪花。
时至今日,张雷有了自己的家,孩子刚刚20个月。除了种地,张雷的这650元的月工资几乎占据了全部家庭收入。但对宁宁的资助却始终没有停止。“我们是每月交20块钱,这钱怎么都能省出来。就像队长说的,一个月少抽几盒烟,钱就出来了。”张雷说。
他们平时捡饮料瓶卖钱充当备用金
由于这里的保安都是招聘而来,所以流动性比较大。人员不足给资金的筹集造成一定影响。最少的时候,这支保安队伍只剩下四个人。即便如此,这笔扶贫资金却从来没有间断过。
从2006年开始,经过几次的人员更换,所剩的“元老”级保安只有三人。2007年初,吴铎从后勤调到保安大队工作,他就是“元老”之一。“刚当保安时,队长并没有直接让我捐钱。因为队长担心我可能不会长期在这干。”吴铎说。但从当保安那天起,吴铎就和其他保安一样,每个月都捐出来20块钱。
对于吴铎捐助行为,吴铎的老伴给予的是最大的支持。虽然吴铎的家庭也不富裕,不过他的孩子都已经成家,没有了家庭负担,吴铎表示:只要在这一天,就会一直捐下去。
“虽然都是临时工,但没有一人打退堂鼓。”吴铎这样说。现在,每个月开完工资,同事们就会主动交出20块钱。保安人数不足时,队长江洪波就会自掏腰包。
后来,吴铎发现一个很好的赚钱办法——捡瓶子。在服务区,很多人离开后会留下饮料瓶子,这里的保安夜里还要充当保洁,他们就把瓶子捡起来卖钱,做备用资金。“以前是三块钱一斤,现在便宜了很多,不管多少,都作为备用基金存起来。”吴铎说。钱不够了就从这里补,或者给学生们买点文具,到了各种节日,还给这些学生送些米面等。
在这里,没有任何强制性。有的保安因为家庭贫困找到别的工作,但只要在这工作,他们都会严格遵守这个约定,直到离开的那天。而且,每位新来保安了解了这个惯例后,也会自觉接上这个班。新来的保安刘润生说:“觉得这事儿挺好的。在这干一天,我也能坚持一天。”
6个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从去年开始,已经有三名学生考入初中,他们就从学校再选出贫困学生资助。因为,在这里有一个承诺:不管保安人数怎么变化,六个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贫困学生除了能继续坚持学业,他们的学习劲头也更足了。学校大队辅导员王薇说,接受资助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单亲家庭,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学习虽然非常优秀,但是他们都十分内向,特别不喜欢和外人交流。东东从小就没有母亲,父亲在外打工,和奶奶一起生活。遇到不高兴的事就自己偷偷哭,很少和别的同学一起玩。现在,他逢人就讲他的江叔叔,甚至多过讲他的家人。性格也变得比以前开朗了。有什么心事都会在第一时间告诉江叔叔。
江洪波说,现实情况决定了资助的对象只能是老城镇南桥小学。因为来这里当保安的,家庭情况也都不富裕。虽然资助的钱并不多,但是少抽一盒烟,少喝一瓶酒,积累起来就能帮一个可能会辍学的孩子。而且,看见孩子们像对亲人那样对待你,那样的感觉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
江洪波说,如今,资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小学教育是昌图服务区保安大队每名保安的共同目标。对于爱心能否传递下去,江洪波和他的同事们一点都不担心:“即使我们都走了,我们的爱心接力棒一定会继续传递下去,因为这是我们服务站的规矩,也是我们心中的承诺!”
据《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