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封面新闻/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十岁方阵”50年后再聚首
· 面包车撞运输车
六名赴宴者遇难
· 大雪人报天气
机器鱼以假乱真
· “实践无车日”是一种城市管理艺术
· 房价由市场调节的前提在哪?
· “中国首善”陈光标 当选“全国道德模范”
· “代驾联盟”需要政府设立保证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2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实践无车日”是一种城市管理艺术
  ■今日视点

  明天,又到全国无车日。为迎接“无车日”,安排好当天的城市交通,各个城市都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但毋庸讳言,“无车日”走入中国各个城市,并不必然就意味着无车日体现的城市交通理念、环境保护理念同样会深入人心,更不意味着这些理念能融入到城市管理者以及每个市民的行动中去。

  甚至有年年大张旗鼓过“无车日”,而其实践却与“无车日”背道而驰的,比如深圳。深圳是中国最早设立“无车日”的城市之一,而且“无车日”之外,自2002年迄今,深圳每年还有一个“绿色行动日”,其内容与“无车日”大同小异。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年将“绿色”挂在嘴上的城市,近日却传出将全面实施“禁电”的消息,深圳30万辆电动车面临“下岗”的命运。不论是从民生着想(对一些市民来讲,电动车不只是交通工具,还是运输工具),还是从整个城市的交通效率评估(电动车较汽车占用道路资源少,较自行车省力、便捷),以及从环保上考量(电动车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绿色交通工具),深圳如此动向,都有违“以人为本”。车水马龙也许会让深圳更像一个“国际大都市”,然而城市交通的本质终归是“人的交通”而非“车的交通”,离开了“以人为本”这个内核,所谓“国际大都市”也就只会是一个漂亮的空盒子。

  如果要找一个城市来与深圳做一个“鲜明对比”,则舍杭州无二。杭州所建立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可谓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神来之笔,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让广大市民享受到出行便利,更在于它促成了一种时尚——以骑“公共自行车”为时尚。这样的时尚,其实包含着当代城市居民环保理念、交通理念的觉悟和自觉实践,这一点,从很多有车族也弃汽车而选择公共单车的现象可见一斑。“公共自行车”系统之外,杭州公共交通管理的其他举措也同样可圈可点,比如它近年来积极推行“公交优先”,“快速公交”已渐成网络、渐成规模;比如它确定的“到2011年,除公检法等特殊部门外,其他市级机关都将不留公车”的改革目标。可以想象,当公车不存,那么抑制私家车数量(比如拍卖上牌费)、提高汽车上路成本(比如征收拥堵费),这些将来可能的措施,也才会名正言顺。

  今年又到无车日,明年还有无车日。如果无车日不被实践,今年的城市还是去年那个城市,那么,无车日的意义也就如一场盛宴,喧嚣过后,杯盘狼藉。(翟春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