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纵论
美国总统奥巴马11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旋即表示谴责,称中国政府将坚定维护国内产业的正当利益,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和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力。
美国惩罚性关税的推出,正值新一轮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落幕不久。在这次会议上,各国财长定调经济刺激政策不变,纷纷表示抑制贸易保护主义。作为世界经济领袖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竟立马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种对国际精神的背弃,在缺乏公共利益驱动的救市谈判中,很可能引发各自为政、互相制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不可置否,短期的贸易保护确实有利于国内某些产业的恢复。而且身处金融危机,各国均面临严峻的内需不足。单边的贸易惩罚对扩大本国产品销量有一定益处。但是,由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无论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都对他国存在土地、劳动力或者资本、技术依赖。虽然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处于下游环节,却不可或缺。贸易保护很可能打破这种依存,毫无疑问是短视政策。
从经济大背景来说,世界经济正面临触底反弹,各方面政策需要世界各国广泛合作。譬如,西方货币的“量化宽松”政策和中国的适当宽松政策同时刺激经济转暖。下一步面临通胀压力,则需要同时转变紧缩。一旦某个国家单边行动,不仅单方面可能陷入通货膨胀,更有可能使世界经济再度陷入衰退。经济恢复的前景如何,不仅是对救市政策的考验,更是对国际契约精神的考验。(李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