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点点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当心孩子今后“大舌头”
· 3Q宝宝,妈妈喊你来吃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老吃糊糊食品
当心孩子今后“大舌头”
  “我家宝宝吃得精细,所有的食品都弄成糊糊,现在长得白白胖胖的,准备就这么吃到一两岁”,这样的过度“呵护”是要不得的,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所副主任医师胡汝基告诉记者,0-1岁,是宝宝饮食最为复杂的一个阶段,而很多家长过于呵护宝宝,怕噎着卡着,让宝宝长期吃糊糊,结果上了幼儿园,发现宝宝大舌头。

  长期吃糊糊,易变大舌头

  宝宝6个月后,正是开始逐渐增加辅食的阶段,为了能让孩子吃下去东西,很多妈妈选择将各式各样的食品磨成易食的糊糊给孩子吃。胡汝基告诉记者,她发现很多家长,甚至到孩子一岁了,还在采取这样的方式。其实六至八个月是宝宝发展咀嚼和吞咽技巧的关键期,一旦错过此时机,宝宝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个时期一定要训练孩子的吞咽咀嚼功能,适当让孩子吃一点粗糙的食品。比如蔬菜,可以切成碎片慢慢喂,让食品在孩子嘴巴里面多“裹”上一阵子。不要小看了这项训练,胡汝基告诉记者,如果长期不重视,可能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发育,导致孩子大舌头,说话含混不清。

  谷类食物不能太早

  孩子在一岁以内主要的食品是奶,出生后以母乳为最佳。胡汝基告诉记者,现在发现很多家长过早给孩子喂米粉以及谷类食品。谷类、淀粉类食物,很容易消化和吸收,且不易致敏,成为很多家长给宝宝添辅食时首选。“这种做法不错,但3个月内婴儿体内的淀粉酶活性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不能过早地添加此类食物,否则易引起消化不良,影响对母乳的吸收,可能导致蛋白质缺乏而影响体格发育,”胡汝基说。还有些妈妈认为辅食就是谷类、淀粉类食物,宝宝只有长到1岁才可以吃蔬菜、肉类等食品。正是家长的错误认识,使不少孩子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者缺铁、锌、钙严重。”

  过分偏爱甜食致缺钙

  辅食到底怎么添加,基本上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有的孩子甚至2个月就开始吃辅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家长现在对孩子的饮食坏习惯,既深恶痛绝又一筹莫展。1岁多的乐乐,现在已经不喜欢吃甜食了,迷上了膨化食品,薯片更是爱不释手,一天吃掉好几块。妈妈告诉记者:“没有办法,不给就哭闹,心想吃这么少应该没有关系吧。”婴幼儿时期不要多吃甜食,吃糖太多会产生很多不良作用。如果吸收糖类食品过多,会危害了宝宝骨骼的发育。因此,少吃糖和含糖的橘子汁等饮料,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大有好处。

  通讯员 王莹 季宝轶 快报记者 刘峻

  专家指点

  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程锐告诉记者,给宝宝添加辅食要遵循食物种类多样化的原则。宝宝在3-4个月时,先添加一些家庭自制的鲜榨蔬菜汁或果汁;4-6个月,逐渐添加米粉、稀饭、蛋黄;6个月后,添加菜泥、汤面叶、鱼泥、蛋羹等;7-9个月,开始添加肉泥、肝泥、豆腐、菜粥;9-12个月,添加龙须面、馄饨等。“总之,添加辅食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一种到多种、从素食到肉食。”1岁后,辅食可以逐步过渡成“正餐”。如果宝宝是早产儿,则更要注意营养的摄入,每增加一样辅食,则需要5-7天的观察期,等孩子完全适应了,才可进行下一样食品的添加。 通讯员王莹 季宝轶 快报记者 刘峻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