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民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开学第一天 老师查感冒发烧
· 今年不开书单 家长手忙脚乱
· 加强公共卫生,医院怎么活
· 出租车广告有望有限开禁
· “纯天然”食品不准随便标
· 敲奥运缶 行开笔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百名专家研讨新医改,有人不高兴了:
加强公共卫生,医院怎么活
 昨天,一场以“新医改问题的伦理、法律与哲学论坛”为主体内容的学术年会在南京落幕,来自江苏医学高等院校、医疗卫生单位、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律师事务所等相关领域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从卫生法学专家到乡镇卫生院院长,“新医改”问题成了热议的焦点。

  加强公共卫生影响医院效益?

  面对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开始进行试点,但如何改革,院长们也在“观望”中前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晓膺教授介绍,政府投入不足以及运行机制体制问题一直是困扰公立医院的难题,要解决公立医院改革问题,关键是政府要把加大投入落到实处。

  专家说,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医院发展将逐步走向定位特色化、技术差异化、医患和谐化阶段,战略定位与技术特色优势将成为最重要的竞争手段,品牌专家会成为竞争的焦点。因此,当下医院要抓住政策研究和战略设计两大重点。

  针对新医改中重点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的举措,有人提出公共卫生服务加强了,民众预防疾病的意识增强,会不会因为生病的人少了而影响医院的效益?江苏省卫生法学会会长孙慕义教授认为,治未病不仅仅是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现在几乎所有的医院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也在开展着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等疾病预防活动,公共卫生与医疗永远是合作关系,是合二为一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公共卫生服务做好了,人的健康标准也会随之提高,疾病谱同样会发生变化,医院和医生会面临更多疾病的挑战,因此医院和医生将永远是忙碌的。

  乡镇卫生院亟待补充“新鲜血液”

  出席会议的常熟市唐市中心卫生院院长马汉青介绍,新医改惠及了“网底”的农民,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是,人才问题是困扰乡镇卫生院发展的最棘手问题,人员老化非常突出,乡村医生人才储备长期缺乏,待遇不好吸引不来人才形成了恶性循环。以唐市中心卫生院为例,未来三年内就有近一半人员要退休,乡镇卫生院迫切需要把政策和待遇落实好,尽快让“新鲜血液”补充到乡村医生队伍中来,切实承担起新医改赋予乡镇卫生院的使命。

  通讯员 程守勤 快报记者 张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