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即将步入大学,你准备好了吗?
· 为瘫痪民工募捐盖新房
两天又收到善款18150元
· 热心家长邀请路伴搭顺风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为瘫痪民工募捐盖新房两天又收到善款18150元
  20岁来南京工地打工,建了十多幢高楼,35岁时被钢筋穿身,从此与轮椅为伴。快报连续报道了山东瘫痪民工王铁军的事,并倡议南京市民捐款为他盖新房。在前两天收到1.2万元捐款后,昨天和前天,快报又收到捐款1.815万元。

  离休干部称赞民工境界高

  昨天上午,一位面容慈祥的老者来到快报,“我找钟晓敏爱心工作室,我要给山东瘫痪民工王铁军捐款。”老者掏出200元,“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不要写我的名字。”

  谈起捐款动机,老者感慨地说,“他为南京做了那么大贡献,从20岁到35岁,从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到下肢瘫痪的残疾人,把自己一生最好的青春年华都留在了南京。他建了十多幢高楼,自己返乡后,却住在破烂住房里,令人寒心。作为南京人,我们理应帮他盖几间新房。我特别感动的是,王铁军有很高的精神境界,在紫峰大厦受伤返乡后,他没有一句怨言,只是给快报写信想得到一张紫峰大厦的照片。为何要照片?是因为他还惦念他流汗流血的工地,关心南京最高楼建得怎么样了,是否漂亮?看到照片他很高兴,这说明他有精神追求。快报主动发起为他捐款盖新房倡议,很有人情味,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很好。”

  交谈中得知,这位老者是位文艺工作者,部队转业后在南京市广播电台文艺部工作,是离休干部,今年78岁了。他腰椎不好,昨天从医院看完病,乘公交车来快报捐款。

  昨天下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太太来到快报,捐款200元。她家住湖南路,乘26路公交来报社。由于线路改道,坐到东方商城门口才下车,回头步行,穿过地下过街通道,走了20分钟,才满头大汗地找到快报。老太太今年快70岁了,身板还算硬朗。说起捐款缘由,老太太感叹,“我们这代人吃的苦太多,过去在工厂上班,起早贪黑,还要照顾家里老小,理解民工的苦。山东瘫痪民工日子难过呀,上有老,下有小,他这一瘫痪,等于家里的顶梁柱断了。我们退休工资不高,但一二百元还是出得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凑足5万元就能帮民工盖大瓦房,帮他渡过人生难关。”

  新街口国际影城向观众募捐

  响应快报倡议,位于德基广场7楼的新街口国际影城不仅捐款500元,从昨天起还设置募捐箱,动员观众献爱心。影院包经理说,这个周末,该影院上映葛优主演的故事片《气喘吁吁》,还有韩国灾难片《海云台》以及《非常完美》《机器侠》,希望观众朋友在欣赏精彩电影时别忘了向民工兄弟献点爱心。

  从昨天开始,该影院义卖印刷精美的电影海报,每份10元,所有售报所得都将捐给瘫痪民工王铁军。

  每笔捐款明细都公开透明

  为保证善款专用,快报对市民捐来的每笔款项都予以公开。前天,共收到17笔汇到交通银行的捐款,共计6100元;昨天,共收到8笔汇到交通银行的捐款,共计10750元。此外,还有省人医退休医生郝女士捐款200元、家住三山街某女士捐款200元、家住湖南路某女士捐款200元、市广播电台某离休干部捐款200元。这4笔捐款都是老年人自己送到快报来的。近两天收到捐款共计1.815万元。快报记者 赵守诚

  捐款名单     (银行转账部分)

  表一:前日捐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