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胡斌替身”发帖者不应被拘
· 最可怕的是以“程序正义”强奸民意
· 对医疗信息公开表示谨慎欢迎
· 石油与房地产业越来越神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石油与房地产业越来越神似
  【财经纵横之叶檀专栏】

  石油与房地产业真神似,越来越接近于金融产品,现货价格跟随预期而动,只要预期货币贬值或者未来价格上升,油价与房价就会节节攀升。

  随着成品油调价窗口的到来,成品油价格新一轮上调可以期待。7月24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收报于74元以下,仍属高位。即便国际原油价格暴跌至50美元以下,22个工作日的移动平均值涨幅也在8%以上,上涨是大势所趋。各地批发价格开始上涨,零售商大量进货。

  中石化呼吁按定价机制涨价,称月底不涨油价炼油就要亏了。可就在7月底成品油降价之时,中石油、中石化还在抱怨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过于透明。不到一个月,态度发生了360度的大转变,原因在于石油巨头回过味来了,知道新定价机制的好处了。

  8月23日,中石化公布中期业绩,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1.9亿元,相比去年的76.7亿元,净利增长332.7%。成品油价格政策的改变功莫大焉。《中国证券报》报道,2008年上半年,炼油板块460亿元的政策性亏损几乎“吞噬”了中石化其他板块的业绩。今年因实施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炼油板块贡献经营收益达198.98亿元。

  有意思的是,一边是涨价预期,另一边是库存新高,两个相反的现象竟然同时存在于市场。8月19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发布了7月份分析报告,明确表示“7月份国内成品油销售明显下降,需求相对不足的态势更趋严重,企业库存大幅攀升。”可见,油价的上涨与供应不足毫无关系,只与未来的货币贬值预期与赢利预期有关。

  在国内,是中石油、中石化卡住了石油价格的命脉,在国际上,则是美联储、华尔街上的银行家,以及期货市场的大鳄左右着全球原油价格。只要美联储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油价就会上涨,只要投资家们与之配合,不断发表原油看涨的报告,不断大笔做多,即便成品油需求下降、库存增加,原油价格照涨不误。

  这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多么相似,在大多数时候,不管土地供应是多是少、不管囤积土地和商品房库存是升是降,房价就是一个劲地往上蹿。这显然不是供需关系能够解释的,惟一的理由就是人们预期将来货币会贬值,不如赶紧买些房地产之类的硬通货。反过来说,这不只反映房价上涨了,更反映货币贬值了,房子成了真正的硬通货。

  只苦了收入上涨不多的工薪族,他们存一辈子的钱只能买一处房子,等于终身成为房奴地奴;他们响应号召买一辆车,不料油价上涨了道路堵塞了,只能停在家里当作自己成为中等收入者的安慰。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