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对王铁军,我们应有感恩之心
· 伤员用的纱布太多 上甘岭灰山变白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对王铁军,我们应有感恩之心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被他感动的南京人奉献如潮爱心
  “他在南京建了那么多高楼,家里却没有像样的房子住,城里人理应献份爱心,我捐100元”;“他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自己却瘫痪了,生活窘困,我很同情他,捐200元”;“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说的就是建筑工的苦。他太可怜了,我捐200元”……昨天,众多南京热心市民踊跃捐款,一起伸援手,为瘫痪的山东民工兄弟能在家乡盖新房“添砖加瓦”。

  爱心动员

  我们来帮他建个新家

  快报真诚发出倡议,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奉献一份爱心,捐出一点钱,为瘫痪的山东民工购买一块砖、一片瓦,帮这个不幸的农民兄弟建一个新的“家”。快报打算募捐5万元,然后再赴山东菏泽,联系当地施工队,为王铁军盖3间大瓦房,筑一个平坦院落,添一套新家具。这位民工兄弟为城市建设牺牲了青春和身体,让我们南京人民以此表达对他的谢意。

  捐款请寄到现代快报社钟晓敏爱心工作室,并请注明“资助山东瘫痪民工建新房”,地址:南京市洪武北路55号置地广场。

  “无名氏”捐出8000元爱心款

  昨天一大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就带着一个厚厚的信封,找到记者,信封里有8000元现金。

  “快报对山东瘫痪民工王铁军的连续报道,我都看了,内心触动较大。他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南京,建了十几幢高楼,自己却瘫痪了,才36岁就要终身与轮椅为伴,返乡后竟连一个像样的栖身之地都没有。生活在舒适高楼里的城里人不应该忘了他,这点钱表示我对瘫痪民工的一份心意。”

  家住鼓楼区中保街的张先生在一家合资企业做管理工作,昨天公司业务很忙,他将手头的事做完,匆忙赶到银行,汇出自己的爱心捐款。

  他激动地说,“我是快报的老订户,十分关注快报对瘫痪民工王铁军的报道。王铁军把自己的青春和身体都献给了南京,这几天我老琢磨着,作为南京市民,应该为他做点什么。他上有60多岁的老母,下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自己连生活都不能自理,靠他妻子一个人怎么能盖得起新房?快报倡议市民捐款为他盖房,这点事情我们南京市民肯定能办成。我孩子在国外读书,我家里也不算宽裕,就捐100元吧。”

  栖霞区长营村方圆绿荫居民周先生在新港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他与王铁军年纪相仿,看到报道后说,“我在六合农村长大,王铁军的房子比我老家的还要差。我们这个年纪负担太重,王铁军瘫痪,失去劳动能力,不能挣钱盖新房。”

  周先生向市民发出呼吁:“我计算过,如果有500位南京市民站出来,每人只要捐出100元,就能凑足5万元,帮他解决大问题。让我们都来献份爱心吧,我捐200元。”

  对他我们应有感恩之心

  昨天刚上班,金陵男科医院张鹏就通过中国银行汇款100元到快报,当得知跨行汇款速度较慢,而直到昨天傍晚,这笔捐款仍未转到交通银行账户时,他对记者焦急地说,“这是我对山东瘫痪民工的一份爱心,怎么还没到账,我心里急呀。”

  对快报此次“资助山东瘫痪民工盖新房”活动,张鹏特地给记者发来电子邮件,评述道,“当我得知农民兄弟在南京建设时受伤,造成伤残,并且将终身与轮椅为伴时,我心里很难过。如今担负城里苦活、累活、脏活的人基本来自农村。每当我经过工地时总会看见他们的身影,虽然他们身在城市,但仍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不能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三餐十分简单,却要从事重体力活,甚至非常危险的工作。下班后,没有温暖的家可去,只能散落在城市的边缘。”

  他说:“我们漂亮的城市、漂亮的楼房不是这些农民兄弟在烈日和严寒下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吗?王铁军因伤残回到贫穷的家乡,因为他这个家庭主要劳力的退出盖不起新房,快报倡议享受民工劳动成果的城里人献出一份爱心,对瘫痪民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值得响应。”

  昨天下午,市民周女士给7岁的儿子读快报有关王铁军的报道,读着读着,母子俩都被深深感动了。

  “他为南京盖了那么多新房子,自己却住得破破烂烂,正应了那首古诗,‘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才30多岁就被钢筋穿身,下肢瘫痪,大家都来帮一把吧。”母子俩当即决定,捐出200元。

  躺在医院捐出善款

  白下区石鼓路居民申平女士因为腿部关节麻痹,行走不便,在鼓楼医院住院治疗,她也捐出200元。

  “昨天病房病友看了快报议论,不能仅满足于送去照片,应该再资助一把,给瘫痪民工更大的帮助,快报跟我们想到一块去了。王铁军为南京建了那么多高楼,南京市民捐点钱帮他盖新房是应该的。”

  申平今年58岁,患直肠癌23年了,1999年做了胆切除手术,今年春节又因心脏不好,做了两个支架。这段时间,腿部麻痹,医院也查不出病因。但面对病魔,她十分坚强乐观,而且富有爱心,曾带头捐款资助被捅伤肠子的出租车司机,热心于公益活动。

  “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爱心,不要对别人的疾苦冷漠、麻木不仁。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献出一点爱,就能帮瘫痪的山东民工过上好日子。”

  山东报纸与快报爱心互动

  昨天,王铁军家乡山东菏泽市的地方报纸《牡丹晚报》记者致电快报,希望与快报爱心互动,齐心协力,共同为瘫痪民工盖新房。

  《牡丹晚报》记者昨天采访了王铁军,报道南京市民给予他的关爱和帮助,并发动当地市民也踊跃献爱心。在筹足盖新房的善款后,快报将委托《牡丹晚报》敲定热心公益的当地建筑商和施工队,尽早为王铁军一家盖起新房。

  快报记者 赵守诚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