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成品油价格预计本周上调
· 消费金融公司处境尴尬
· 人民币跨境结算遇冷
· 外资操纵水价?住建部实地调研
· 钢价连续两周大幅下跌
· 中国啤酒产销有望“八连冠”
· 巨量融资考验市场承受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利率高、额度低
消费金融公司处境尴尬
  中国银监会日前颁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北京、上海、天津和成都成为首批试点城市。根据规定,消费金融公司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境内居民个人提供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但据记者调查,在实践过程中,消费金融公司在消费者认知、市场吸引力等方面却依然面临很大挑战。

  首先,按照规定,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利率在4倍于银行利率的范围内。在当下人手皆有信用卡的时代,高利率消费金融贷款是否有足够吸引力?

  “80后”小谢有三张信用卡——3万元额度的招商银行信用卡以及2万元额度的浦发银行、平安银行信用卡。她说:“信用卡最长有56天的免息期,如果按照还款日期先后合理安排刷卡次序,信用卡完全可以应付买房、买车以外的大额支出需要。更何况现在很多电器、装修都推出了分期付款方式,信用卡不但方便,利率相对也较低,消费金融公司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

  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5倍的规定,也制约了消费金融的生存空间。以月薪1万元的贷款人为例,其贷款最多不超过5万元,而这类贷款人的信用卡授信额度最多也可以达到5万元。

  其次,消费金融与银行既有的无抵押贷款业务如何差异化生存?目前,各家银行都推出了一些无抵押贷款业务,如渣打银行的“现贷派”、花旗银行的“幸福时贷”、宁波银行的“白领通”、招商银行的“消费易”、渤海银行的“摩登时贷”、浦发银行的“万用金”等。由于银行掌握较完善的个人信用信息,以及较早启动市场,将先行占领一批优质客户群。消费金融公司如何差异化生存,是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

  第三,消费金融公司如何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无需抵押担保是消费金融公司的优势,但也潜藏着巨大风险。消费金融公司的信用审核能力和风险把控能力远逊于银行,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还不健全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面临较大风险。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