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成品油价格预计本周上调
· 消费金融公司处境尴尬
· 人民币跨境结算遇冷
· 外资操纵水价?住建部实地调研
· 钢价连续两周大幅下跌
· 中国啤酒产销有望“八连冠”
· 巨量融资考验市场承受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细则不明,外商“多虑”,开“口”有限
人民币跨境结算遇冷
  自7月8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正式在广东启动以来,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但无论是企业,还是银行和政府管理部门都表示,目前结算金额增长缓慢,不少企业更是7月8日启动首笔结算业务后再无新动作。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给予了确认。

  两个典型

  东莞试点月余新增一单

  在本次试点中,东莞有6家试点银行,但自7月8日启动到现在,只有中行东莞分行新增了一单业务。东莞拥有庞大外资企业群,与港澳地区经贸和金融往来密切,被认为拥有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优势。

  广东丝绸办了一笔业务

  作为广东省首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之一,7月8日,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为广东丝绸办理了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总额达693万元。不过,至今一个多月过去,广东丝绸没有再继续开展第二笔人民币结算业务。

  三大成因

  实施细则待完善

  广东丝绸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国家规定人民币结算也可享受退税,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无法开出核销单,企业没有核销单就无法办理出口退税。

  外商积极性不高

  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凌方才表示:“目前就算是同香港客商用人民币结算也不那么容易,因为香港客商买了内地的货还是要出口的,用人民币结算就把汇率风险转到他们身上。”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也表示,由于外界仍普遍存在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外商不情愿用人民币结算。

  “结算”不对欧美

  相对于美元来讲,外商持有人民币的规模相对较小,也制约了人民币结算的开展。这次人民币结算仅是针对港澳和东盟地区,而广东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仍然是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给该省的出口大户造成了困难。据《广州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